美国精神的奠基人安·兰德经典之作,一部青年志气与个人精神的“圣经”,影响了无数世界著名人物的“世纪之书”。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等人等人推崇备至。《源泉》之所以具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对青年志气的认可,同时它歌颂了人类的光荣,显示了人类的可能性有多大。每一代人中,只有少数人能完全理解和完全实现人类的才能,而其余的人都背叛了它。不过这并不重要。正是这极少数人将人类推向前进,而且使生命具有了意义。我所一贯追求的,正是向这些为数不多的人致意。其余的人与我无关;他们要背叛的不是我,也不是《源泉》。他们要背叛的是自己的灵魂。
源泉读后感 第(1)篇是第一次完整意义上主动去读一本小说。也许它正契合我内心的某些渴望,促使我马不停蹄地读完了它。用自我主义对集体主义的抗争来概括它的主旨未免有些片面。那种张扬的生命力所带来的力量,那种唯有依靠自己唯有凭借能力的无畏,那种对给予与牺牲的深刻洞察……
于自己 expressing yourself honestly,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于他人,小善即大恶,大善最无情。有些事情,是永远无法帮助的,有些东西,是永远无法给予的。很多人都感到不幸福,觉得痛苦,那是他们活在被幻想出来的别人的看法中,活在别人的评价体系中,而别人又活在另外那些人的评价体系中。想想是多么可怕,不会相信自己,也不敢相信自己,所以只能恐惧,所以只能模仿和抄袭,只能追求大众所追求的,所以只能是二手货。
想想过去的日子,自己又何尝不曾多次做过二手货,刻意迎合无良商家去接受以瘦为美,对时事放弃思考去接受鼓动的论调,明明有想法却追求所谓的集体和谐……
正如黑塞所言,“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懦弱的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