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英国作家狄更斯1840—184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老古玩店店主吐伦特和他美丽、善良的外孙女小耐儿相依为命。吐伦特为使不满14岁的外孙女在他身后能过上幸福生活,想靠赌博发财致富,落入高利贷暴发户丹尼尔奎尔普的魔爪。贪得无厌的奎尔普,利用高利贷不仅夺走了老古玩店的全部财产,还想夺取美丽的小耐儿。祖孙二人被迫逃离伦敦,过着四处乞讨的生活。最后,身心俱受损伤的小耐儿,因精神过度疲劳而夭折。《老古玩店》被誉为“维多利亚时期的忧伤”。
狄更斯集:老古玩店(世界名著名译文库)读后感 第(1)篇原计划在夕阳西下(家乡旭日东升)的时候读完这本书的,因为有事耽搁,读完的时候,异乡已是夜央时分、皓月当空了。刚刚想起冬至刚过,农历十六。
Dickens始终是我最崇拜的世界级文豪、史诗级巨匠。年少家贫的时候,根本就买不起书,没有机会读世界级的经典,更鲜有机会了解狄更斯的那些煌煌巨著。在一次高中语文课上,老师在列举桐城派的名人时,提到了林纾(林琴南)先生,也提到了他对狄更斯作品的翻译(《块肉余生记》,后来知道就是《大卫•科波菲尔》),一下子,英语水平一般的我,永远记住了Dichens的名字。
读狄更斯的小说,让人在对厄运的锥心之痛、对善良的衷心之冀中,体会着世间的一切悲与喜、忧与乐、失望与希望、挫折与转折,我喜欢“光明的尾巴”,我喜欢在困顿中葆有着童真,我喜欢曾经的遭难都预设为未来的美好,我喜欢人世间的天道酬勤、正道沧桑,我喜欢在批判现实主义中读到理想主义、完美主义。
本来满怀着信心,写篇像样的书评的;提笔处,却无言如夜深沉。还是引用Dickens在《老古玩店》中的名言来草草结束吧:
穷人对于他家庭的依恋是有一个更高尚的根,深深地扎在一块更纯洁的土地里面。他的财神是血和肉造成,没有掺杂上银、金或者宝石;他没有什么财产,只有藏在内心的感情
人类本来有一些奇怪而变化莫测的心弦,只在一种无意的拨动下发音; 平时它们对于最热情最诚恳的呼吁也是沉默而无感觉的,但是后来却因为一个极轻微的偶然接触而起了反应
在大部分事例中,良心是一种有伸缩性和柔韧的衣物,它可以伸展, 能够适应多方面环境的变化。有些人安排很妥当,能够把它一件一件地去掉,就像天热了脱下一件法兰绒背心似的,甚至到时候还可以设法把全套丢开。但是另外有些人,他们能够穿上这件外衣,又能随时把它除去;这种最伟大和最方便的方法,正是时下最流行的一种方法
为什么我们精神上较肉体上更能忍受离别,尽管我们能够坚持地做出告别的举动,却没有把它说出口来的勇气?在远途航行或将要长年分离的前夜,最亲热的朋友还是神色自若,手握得不比平时更紧,计划明天再来一次最后的会晤,实际上每个人都很清楚地了解,这不过是一个可怜的伪装,避免说出那一个字的痛苦,而他们从此不会再相见了
—— 基多时间2018年12月22日子夜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狄更斯集:老古玩店(世界名著名译文库)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