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沉思录(典藏书架)读后感

沉思录(典藏书架)

作者:马可·奥勒留

《沉思录》原为古罗马皇帝奥勒留自我对话的记录,行文质朴,不尚雕琢,然而由于发诸内心,灵性内蕴,故充塞着一股浩然之气,令人高山仰止,有一种深沉的崇高之美。正因为它出诸内心,不加掩饰,所以我们方能窥见作者如何在忙碌的人生路上,以自己的经验为材料,沉思人生大义,领悟宇宙迷题,从中升华自己的智慧和心灵。哲学原来并非如后世的哲学教科书那般呆板枯燥,如一堆殿堂上的木偶,而是一潭活水,流泻在人生的小道之上、山水之间,由涉足其间的沉思者随手掬来,涤荡心胸。所以读《沉思录》,固然可以正襟危坐,条剖理析;也可以于闲暇之时,憩息之余,捡起来随意翻读。

沉思录(典藏书架)在线阅读地址

沉思录(典藏书架)读后感 第(1)篇

我来自哪里?该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会去哪里?这是古往今来每个探索生命意义的人尝试询问和回答的问题。如果你翻阅近两千年前的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的Meditations《沉思录》,会发现整本书写的内容就是围绕着这三个问题。

《沉思录》是一本很奇特的书,影响了很多很多人。作者集哲学家和皇帝的身份于一身,这的确很罕见;其次,这是一本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写给自己的书。全书用“你”而不是“我”来表达,一种客观、审视、抽离的态度就在里面了。

在书中,奥勒留提到:

一切事物都是互有联结的,连结万物的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能够独立存在。它们联系在一起,和谐有秩序地组成同一宇宙。

万物本来是一体的,演化自同一个源头,遵循同一法则,并趋向同一目的。这本源和法则称为自然或本性(Nature)、天道或神意(Providence)、理性(logos),类似于老子在《道德经》所说的“道”。

死亡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个回到源头的自然过程。最后把人带离这个世界的,与最初把人带到这个世界的属于同一股力量,所以无须感到恐惧和害怕。

你是作为这宇宙的一部分出现的。你从何处来,将消失到何处去;也可以说,经过一个转化的过程,你将回到那创造万物的源头去。

作为宇宙的一部分,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相应的工作要做。如同蜜蜂生来要采蜜,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按照本性去生活,做好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工作,使得自己的行为与宇宙整体的运行大计划保持协调,这样他的人生就达到了至善。这里的“善”有别于平常人们以为的道德范畴,而是指顺应天道,合乎自然。

在书中,有一句话非常动人:做你的本性要求你做的事。这可能是关于“探寻天命”的终极答案:找到你的本性,就找到了你的天命。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沉思录(典藏书架)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