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安娜·卡列尼娜(上)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上)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本书是大文豪托尔斯泰第二部丰碑式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她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与年轻军官的偶然邂逅,使安娜堕入情网,毅然离开了丈夫和孩子与心上人生活在了一起。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身边的心上人并非是用情专一的理想爱人。在相继经历了失去儿子和情变这一系列打击后,安娜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在这个虚伪的社会中生活下去,绝望之余,她选择了卧轨自杀。小说深刻揭露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道德和思想探索。

安娜·卡列尼娜(上)在线阅读地址

安娜·卡列尼娜(上)读后感 第(1)篇

大约7年前,网上开始流传一个“50 books to read before you die (此生应读的50本书)的单子,书店里也到处是那种挺精美的铜版书签 ,上面刻着这个长长的list。且不说这个list有多大权威性(指环王列为第一我同意但不觉得必然,虽然我极喜欢它;艺妓回忆录榜上有名而马尔克斯不见踪影我却不能认可),我也没有照着一个list去读书的习惯,但我记得看到安娜卡列妮娜榜上有名,却没有战争与和平,有些意外。我也隐隐约约记得当年看过几眼一个前苏联的电视连续剧,也是巨著改编 ,里面有三姐妹,以或精致或天然的超乎寻常的美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知道是不是安娜卡列妮娜,但我觉得很有可能,于是这书我要读了。

果然是巨著。在整个贵族阶层以不可阻挡之势没落的社会大背景下,一群有追求或没有追求、有信仰或没有信仰、有激情或没有激情的贵族或没落贵族。书中对社会、经济、艺术、宗教/信仰方面都有涉及,而有很多描写的细节之生动细致很惊人,比如对打猎、割草、绘画(更准确说是画完后展示)的描绘,似乎都有第一手经历的感觉。还有一点(主要是列文的)非常严肃的对生命和信仰的思索,不是我能理解的,但我敬重。

读完(准确说是听完), 我还是不知道这本书是不是当年那个连续剧的原本,但无所谓了,读这本书不仅将几个人物(尤其是美丽热烈到只能燃烧,烧尽自己烧伤别人的安娜)印在我脑海里,更让我对当年俄国的社会一些境况多一点点了解。

安娜卡列妮娜微信读书中有多个版本,建议大家避开”北京华夏墨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版本- 我上册错拿了那个版本,发现翻译生硬如矿砂;后来下册正好是这个版本(中央编译出版社),立刻注意到文字顺溜了。高度推荐。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安娜·卡列尼娜(上)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