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维权,人们总会想起不符合法律规范的各种花式维权手段,例如从悲剧性的堵路跳楼爬天桥到「与时俱进」的上访摆摊发微博,方式多样。而本应该采取的法律手段,却总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维护权益最有效率的途径永远是法律。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真想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并不需要去熟悉和掌握那浩如烟海的各种法律规定,而仅仅只需要了解其中很基础但很重要的一些常识性内容,比如证据应该如何保存,法律的逻辑如何才能说得通等等。当然,法规与执行之间也必然有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法律能做到是最大限度地解决矛盾,而不是把矛盾还原。当我们需要公平与正义的时候,最应该提供的,应该是法律程序所必须的要素,而不仅仅是朋友圈里的呐喊与诉苦。让愿意帮助你的人可以帮得上你,是我们应该学会的人生智慧。这本《维权常识》,由一位法官从他的判断角度所写。他将用丰富鲜活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带你建立起对于维权的基础认知。作者DoonnerDie,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官。知乎「法律」话题下的优秀回答者。生性中二,秉承守序中立之道,追寻真理与真实。
维权常识(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14)在线阅读地址
维权常识(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14) 读后感 第(1)篇维权的基本常识,对此刻和未知的下一刻而言都至关重要,我用自己的话概括了那些会在我们身边发挥实用性的四方面~
1、调解:
从春秋战国时期以和为贵下的「无讼」到现在具备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不具备法律效力的调解协议的发展历程中,调解作为避免诉讼过高成本以及举证责任不足情况下解决纠纷的良好途径,也同样需要谨记:调解结束后仍然记得保留证据(例如书面道歉,关键时刻会有点作用,也避免被反咬一口);调解协议条款只是约束签名双方,对未签名者无效~
2、家暴:
关于家暴大致(根据发展程度)分为5个阶段:
⒈轻微暴力找援护;
⒉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⒊离婚一刀两断(2001年《婚姻法》施行后,家暴开始被列入法定离婚正当理由,便于一次性完成离婚诉讼);
⒋可让司法机关处理虐待罪(虐待罪原有缺陷在于需受害者自个儿举证,对任何受害者均是如此);
⒌以暴制暴:
对长期遭受家暴后,在处于激愤、恐惧等状态下为反抗家暴而故意杀害等罪可从宽处罚~
3、隐私权:
国家对于隐私权的立法经历了坎坷漫长的几年,隐私与非隐私之间界限确实本就不太明确,尤其是网络时代,刑法保护隐私的障碍至今仍在,亟待完善~
4、正当防卫:
起初看完了正当防卫那一节,我就觉得正当防卫真也不容易,包括平时咱们说的防狼喷雾,电击棒啥一类的,关键时刻还是别想太多,决定好是逃还是防。总之,正当防卫要做到“正当”地“防卫”,这一节挺值得琢磨下~
总的来说,书内容很短,讲述较为生动,不枯燥,实用性还行,get新技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维权常识(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14)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