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大秦帝国:国命纵横(第二部)(上卷+中卷+下卷)读后感

大秦帝国:国命纵横(第二部)(上卷+中卷+下卷)

作者:孙皓晖

大秦帝国第二部《国命纵横》(上卷+中卷+下卷)包括了上卷、中卷、下卷三卷内容。 内容简介如下: 六国合纵抗秦。秦以张仪为相,连横破纵,在强国崛起中谋求更大的发展。秦惠王与变法势力同心结盟,铁腕镇压旧贵族叛乱,并整肃朝局,起用忠实于新法的年轻栋梁,形成了生机勃勃的新一代权力中坚,全力准备东出中原。时山东六国陷入混战乱象,秦国新军乘机东出,连续大胜,对山东六国构成强大威胁。鬼谷子门下两位名士出山,苏秦、张仪师兄弟评点天下,约定各谋大国,然均遭受重大挫折而一时铩羽。苏秦忍辱苦修三年,洞察天下大势,重新入世提出合纵抗秦大战略;从燕国突破,成功游说六国结盟,以六国丞相身份,与战国四大公子合力组成六国联军,对秦国形成强大压力。秦国决意对抗六国,寻觅并起用已经对破解合纵成竹在胸的张仪入秦为相。张仪提出连横大战略,主持秦国与山东六国展开纵横邦交战与全面的实力对抗。六国联军攻秦,终因根基不稳内讧多出而频频失利,合纵宣告失败。苏秦被旧贵族买凶杀害。此时,秦国内政发生变化,秦惠王身患不明原因之另类病症,狂暴太子与长史甘茂合谋排斥异己,上将军司马错被迫卸职隐退,张仪为免遭罢黜而挂冠离秦退隐田园。尚武好战的秦武王率领大军东进洛阳,将秦国再度推向危险的境地。

大秦帝国:国命纵横(第二部)(上卷+中卷+下卷)在线阅读地址

大秦帝国:国命纵横(第二部)(上卷+中卷+下卷)读后感 第(1)篇

在第二部里,苏秦、张仪分分走上了政治舞台。鬼谷子对这两个学生的评价是:“苏秦之才,暗夜点火。张仪之才,有中出心。”我的理解就是苏秦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张仪是看到别人吃了螃蟹后他能把螃蟹吃出花样的人。在他们的人生走向中也确实印证了这句话的正确,他们一生做的最大的事情,那就是本书的副标题——国命纵横。
纵横家按照现在的理解就是外交家。苏秦是“合纵”,张仪是“连横”。所谓合纵,就是联合山东六国以抗秦,因为燕赵魏韩楚在地图上看几乎在一条竖线上,再加上齐国,就一概而论变成了“纵”。所谓连横,就是斡旋六国,打破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条横线插断了六国的纵线。最终,苏秦发动合纵六国以抗秦,张仪离间六国使六国联盟解体,就是本书的大纲。
在第二部里,没有了“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口号,因为在商鞅变法后,秦国已经跻身为第一强国。所以在情绪渲染上,看的不如第一部痛快,没有第一部热血。反而多了些狡诈和阴谋。战国时代是一个拼实力的时代,苏秦虽然成功发动合纵,配六国相印,但是六国大军的第一次和秦国的战争就以惨败告终。秦国仿佛在本书中成了一个不败的对手。首先秦国成功预防了戎狄的入侵,然后沉楚国灭越的空档期攻占了楚国粮草要地,还击退了六国联军的四十八万大军。张仪后来也说,如果当初苏秦入了秦国,自己一定也会发动合纵,苏秦也一样会连横,结果还是会秦国胜。“苏秦在秦,苏秦胜。张仪在秦,张仪胜,时也势也。”表面上看,天下大势是苏秦张仪二人的棋局,但是背后反应的是秦国此时的强大以及六国的平庸。
和第一部做一个对比的话,还是觉得第一部更精彩、更感动。但是第二部结局比较美好,没有第一部的悲壮。期待下一部里白起的出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大秦帝国:国命纵横(第二部)(上卷+中卷+下卷)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