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是法国大文豪让·雅克·卢梭临终遗作,是他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在“再没有兄弟、邻人、朋友,没有任何人可以往来”的悲凄境况下,坦然展露的思想和感情。书中收录了十篇漫步遐想,表达了卢梭推崇感情、赞扬自我、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怀。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读后感 第(1)篇适合安静时候读的一本书。
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点:
独处的意义在人群里我们会享受相互关系带来的亲昵和愉悦,为了更好的融入,我们也要去迎合,或者说体贴周边人的需求,‘我’在其中是淡化的。只有自己独处时,‘我’才能完整出现,尤其在山间、湖波、田园小径……处于大自然中间,放飞思绪。
可以从容不迫地徜徉在充满魅力的湖光山色里,在静默中凝聚心神。除了鹰隼长啸、鸟鸣啁啾和山间飞落的湍流声之外,不会再有任何外物打扰这份宁静。读到这段时,我一个人在家中,就像真实看到了卢梭在这份宁静里享受并沉思的模样,他成了一幅画,深刻印在我心里。我轻声又诵读了一遍,放下手机,安静的欢快着把房间打扫规整,也学会了如何去享受独处的时刻,学会跟独处的自己交流,梳理自己处事中的不得当,思考着今后遇事该如何做到沉稳从容。虽然期间也会想念某人,想他的笑,想他的味道,但这份想念也让我心甜。
对生活的热爱卢梭是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同时,他爱好音乐和植物学,创作《新记谱法》,完成歌剧《风雅的缪斯》,引起巴黎音乐界注意,编撰《植物学术语辞典》。
这让我想起《没什么了不起》的蔡澜,因为爱吃,吃出个“蔡澜叹世界”的美食节目,因为贪玩,玩出个“今夜不设防”的高收视率,爱好书法和篆刻,也做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曾经我的择偶标准是,找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可实际上我对热爱生活的定义一直抽象的很。现在,我有了定义。热爱生活,就是保持好奇心,付诸行动去探索,孜孜不倦,并从中得到快乐。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即便卢梭在诉说苦闷、委屈时,我仍然能从中得到能量,因为他对生活热爱的心情不变,所以即便在说苦闷,也有似儿童在喊疼的单纯感染我。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