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以“扳倒严嵩”为主要线索,全面展现了这一时期的一幅幅历史画面:从朝廷到各级官府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从官场到商场波谲云诡的尔虞我诈,忠勇的官兵和忠义的百姓风起云涌的抗倭之战;国与家命运的休戚与共,敌和友关系的错综变化,大情大我和小情小我的矛盾交织在这里,折射出历史深处的伟大理想和人生命运的严酷现实。一批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海瑞、嘉靖、严嵩、严世藩、徐阶、高拱、张居正、胡宗宪、戚继光、李时珍等,从历史如烟的迷雾中有血有肉地向大家清晰地走来。
大明王朝1566(下) 读后感 第(1)篇恢宏大作。
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漫长的历史长河,百姓总是出于被压迫的底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百姓更多以“天下苍生”的口吻存活在历史中。
2王朝覆灭往往因为土地兼并,直接表现在经济崩溃。嘉靖期间由于土地兼并,行政腐败,效率低下,再加上各种宗教基础设施建设,每年财政上都是左支右绌,举步维艰。
3.腐败固然可恶,但无作为也是另外一种腐败。
4.没有绝对的忠臣和奸臣。腐败并非因为个人情操,关键还在于机制。拜朱元璋所赐,超低的公务员工资,哪怕严刑峻法都不能禁止,道德情操更是隔靴搔痒。
5.走仕途的都是人精。各个都能听出多重言外之意。审时度势,左右逢源更是职场必备技能。然而一个人还有更深层次的内核,相比之下,胡宗宪比赵贞吉,不知高了几个层次。
6.极度偏执之人才行非常人之事。然而真正治国,海瑞这样的个性难堪大用。这么说吧,象征意义大于实用价值。另外,洁癖爱干净的人都事多。海瑞家一天洗多少遍地,海母和海瑞对人也过于苛刻,不近人情。如果你找了个邋遢的女朋友,别难过,她一定很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大明王朝1566(下)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