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牛津通识读本:达达和超现实主义(中文版)读后感

牛津通识读本:达达和超现实主义(中文版)

作者:戴维·霍普金斯

《牛津通识读本:达达和超现实主义》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最神秘莫测又最富影响力的艺术运动。与其相连的艺术和诗歌——如安德烈·布勒东、马塞尔·杜尚、马克斯·恩斯特、约翰·哈特菲尔德、胡安·米罗和萨尔瓦多·达利等主要人物的作品——包含了令人难以忘怀(痛苦吓人)的激情和无政府主义的幽默和挑逗。达达被认为是叛逆和玩世不恭的,超现实主义在精神上是反资产阶级的,但是它更沉迷于稀奇古怪的事物。这两场运动都因其关注性欲、身份、恋物癖和惊悚而出名。

牛津通识读本:达达和超现实主义(中文版)在线阅读地址

牛津通识读本:达达和超现实主义(中文版)读后感 第(1)篇

一场跨地区的政治文化运动,重点一定不在于他是怎么出现的,而是为什么迅速传播,怎么传播的。可惜这本书作者太局限于伏尔泰酒馆那点事情,也局限于平铺达达的几次运动和超现实的基本杂志,导致文章没有梳理清历史脉络,没有看到哲学、艺术、政治(战争)、科技对运动孵化的影响。

当然这么要求就有点过分了,一本描述反美学、反理性、鼓吹无政府的运动的书,怎么能充满历史决定论的味道呢……

两次世界大战前后是一段乱七八糟的时代。首先是康德-黑格尔建立起理性的大厦。资本主义疯狂膨胀,随之的科技飞速发展让所有人对未来充满信心。未来主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艺术流派。

但也有一群人对这种飞速发展并不感冒,而且看到周围人都疯子一样乐观冒进,哪个冷静的人不感到恐慌呢。这群人就在伏尔泰酒馆这里越聚越多。同时维也纳、柏林、巴黎,甚至还有新艺术中心纽约,都有人响应(听起来像豆瓣小组?)。

一战的到来彻底让全社会清醒了,这场帝国之间分赃不均导致的大战撕下了道德的面具。理性被动摇了,道德真的存在吗?再加上艺术家早对被资本掌握的美学话语权不满意,达达迅速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群人转向研究弗洛伊德新近发表的爆款三部曲(梦的解析,性学三论,精神分析引论),反理性,反道德,能反的全反。

他们行为也不局限于在酒馆怪叫,而是开始影响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模拟审判、交易会都是对现实世界的尖声嘲讽。达达本质是一个为反而反的运动,按照某位哲学家的话说,达达只能否定定义。

超现实主义就不一样了(这是本书的最大亮点,详细对比解释了两个运动)。超现实主义继承了达达的表象,内核却导向了二战前后的各个世界。一场没有确定内核的主义,最后也只能四分五裂。超现实主义首先向资本投降,油画被重新请了回来(例如达利),超现实的活动开始出售高价票。超现实主义的懦弱在二战

(还没写完,存个草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牛津通识读本:达达和超现实主义(中文版)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