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所作,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虽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内涵深刻,兼融儒释道三家思想,尽现真善美中华文化,所以数百年来历久不衰,为各界人士欣然传诵。本书适合于社会读者,为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了凡四训全鉴》分别从“原文”“注释”“译文”三个方面,对《了凡四训》进行了全面细致、通俗易懂的解读,以便读者朋友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部著作。
了凡四训全鉴(典藏版)读后感 第(1)篇我已经忘记了看过几遍《了凡四训》了,薄薄的一本,属于自古传下来的家训类书籍。
淸晨,重新快速翻阅了一遍,从书中做一个梳理。《了凡四训》其实是袁黄根据自己的经历写给儿子的,希望告戒儿子能够从中受益。四训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薄薄的一本书却包含了佛学、道家、儒家、《易经》之思想智慧,也许对于“善”总是万变不离其宗,殊途同归,回归真正的源头,无论什么派别,哪种思想终归有着相同的终极点。
了凡先生透过自身经历,从孔先生的口中知命到认命到后来经云谷禅师点拔到自省,明白立命的道理时便改了名:了凡。
透过云谷禅师给予他的“尽情改刷”,并予建议“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他也终于悟到:凡是说祸福都是自己求来的言论,都是圣贤之言;如果说祸福只有听从上天的安排,那便是世上庸俗之人的论调了。
在第二篇改过之法中说及要有三心:发耻心、发畏心、发勇心,最高明的改过方法就是从自己的内心改正过错。所以了凡先生无论是面对众人还是独处都先从心入手再辅之以行动。
第三篇的积善之方透过何端端曲、阴阳、真假、偏正、大小、半满、难易、是非来说明了积善的方法。
第四篇的谦德之效则是从谦、德两种品性来去说明成效。
这古人的家训里蕴含了无限智慧,放至今日来理解,便可以说是人生剧本的再改写,而这改写的第一步便是要删除掉过往的认知,重新输入新的版本意念,正如云谷禅师所说的:“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要改写人生剧本要有坚定的信念,并且采取落地行动,这又有点像巴夏提及显化的七个步骤了。
所以,变数在定数中,定数亦在变数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了凡四训全鉴(典藏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