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世纪艺术(剑桥艺术史) 读后感

中世纪艺术(剑桥艺术史)

作者:安妮·谢弗—克兰德尔

中世纪欧洲的艺术家和匠师们留下了迄今尚无以超越的宏伟建筑和艺术珍宝。本书展现了他们的非凡杰作:从恢宏壮丽的众多教堂,到华彩缤纷的各色挂毯,还有珍贵手稿和彩色玻璃。 罗马天主教会是最大的艺术赞助人。罗马式和哥特式作为此一时期两种主要风格,在教堂建筑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随着人们信仰和崇拜方式的变化,建筑的形式也发生着有趣的演变,法国和西班牙那些朝圣之路上的教堂,足以为此提供生动的例证。以物质的恢宏来服务于精神目标的新思想,催生了众多哥特风格的教堂,如法国的圣德尼、沙特尔和圣母大教堂,英国的坎特伯雷和索尔兹伯里。安妮·谢弗-克兰德尔用一些重要的实例,为我们理解和欣赏罗马式和哥特式艺术铺就了道路。

中世纪艺术(剑桥艺术史)在线阅读地址

中世纪艺术(剑桥艺术史) 读后感 第(1)篇

1)罗马式艺术:11世纪晚期到12世纪之间,建筑特点厚重的石工、圆拱、拱形屋顶,壁画艺术特点人物和构图被分解开,而不注意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强调对称和线条,而不注意身体的正常比例;为装饰而装饰、为图案而图案;故意将大型作品制作成平面的,从而重视精神的方面而不是肉体的方面。
2)早期哥特艺术:12世纪,建筑风格的特征是肋架拱顶和尖形拱门,骨架般的结构增加,还有窗花格。雕刻家在新的哥特式建筑的门洞里试验出塑像柱。圣像艺术的设计者表把三个门洞的雕塑内容连为一体,体现同一个题材。画师、金银匠和制作小物件的艺术家还蓄意使用了象征法,例如在新旧约故事之间采用类比预示。这些艺术家,尤其是那些做平面作品的人,比如画家和珐琅镶嵌工,开始在作品中强调线条,包括外形线还有轮廓线。绘画中强调线条,与早期哥特式建筑中喜欢清晰的结构遥相呼应,因为在那些建筑中有凸出的爬墙柱、有肋架和水平装饰线。
3)盛期哥特艺术:追求高度,建筑的典型式样是十字交叉的长方形教堂,入口做雕塑,窗有彩色玻璃;辐光式建筑大约在13世纪中期出现于法国,它因圆花窗上的辐射状窗花格而得名。在雕塑中,教堂入口处的侧柱像变得活灵活现了,其人体构造越来越逼真,脸上的表情开始个性化,衣饰的情调与式样也被处理得越来越富有想象力。这个世纪也是彩色玻璃的世纪,是艳丽的手抄本插图的世纪。
4)后期哥特艺术,14-15世纪,建筑物不再一味追求高,它内部宽阔、格调一致,出现了扇形拱顶。雕塑品不再附着于建筑物,其中有许多是独自站立的,展示一种优雅而夸张的曲线。手抄本插图的作者掌握了更多的技巧,在表现三维空间的幻觉、在强调哥特式的流动轮廓方面更加成熟,这种轮廓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甚至给人以美感。在每一个领域,后期哥特式艺术都更加强调个人的创造而不是集体的工作。新的转折出现了,人们更多地把世俗生活看作是适合艺术创作的,这种转折反映了观念上的又一个变化,正是这个变化,给16世纪带来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世纪艺术(剑桥艺术史)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