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改变日本推理的文学大师松本清张作品!在《交错的场景》中,松本清张巧妙地讲述了一起案中案,一个谜中谜。故事之后还有故事,真相之后还有真相。东野圭吾、京极夏彦、岛田庄司、宫部美雪都是他的忠实读者。松本清张开创社会派推理先河,写尽人性的弱点和罪恶的根源。他斩获众多文学大奖:芥川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吉川英治文学奖、菊池宽奖、朝日奖……他的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超过500次,对整个日本文艺界影响深远!《交错的场景》三度改编成电视剧,日本著名影星三浦友和主演!一本文学杂志,将虚构与现实连接成一幅交错的场景。文学青年下坂为了在文坛崭露头角,剽窃了他人的作品。小说受到著名文学杂志的称赞,让他成了当地的名人,同时也陷入了担心被揭发的恐惧之中。警察香春某天读到下坂的小说,发现其中虚构的场景,竟然和一起抢劫杀人案的现场一模一样。身处千里之外的小说家为何能完美还原犯罪现场?没想到这篇小说不仅为香春提供了破案的线索,还将他引向了另一起精心计划的谋杀案……
交错的场景读后感 第(1)篇读了这一本才真的感觉到大师的风采。即使看起来再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和案件,写在一起都毫无违和感,反而会让人觉得是心思的巧妙。
一个普通的宾馆女招待,一个名震圈内的小说家,一个默默无闻的瓷器商老板的儿子,一条可以忽略的狗狗,竟然牵扯了两起毫无关联的案件。虽然很多情节发生都是因为巧合,但是并不会让人觉得牵强或者毫无逻辑。
同时,书中也涉及到了一些社会话题,比如警察为了引导嫌疑犯说出他们期望的口供,审讯手段过于激烈,迫使犯人庭下假装认罪,庭上再次翻供。可是因为前面“认过罪”,所以即使无辜后面也很难再翻案。
看到这里原本以为日本当时还蛮开放,写出这样的敏感话题也没有被封杀,后来发现作者是写于二战后,虽然不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但是战后的混乱局面是可以想象的,所以警局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足为奇。
脑洞大开一下,突然想到了中国的鲁迅,两位作家都喜欢针砭时弊,不同的是,鲁迅选择了尖锐锋利的方式,所到之处无不刀光剑影血流成河,而松本清张则选择了更温和委婉的方式,通过小说的包装,在虚构的世界里表达愤懑与不满。两者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只是文学艺术的不同表达方式而已。
另外,还有一些关于小说内容的想法:
# 当一个男人一直对外隐瞒他和女朋友真正关系时,那么真的应该用心揣测一下他背后的用意。
# 不要盲目自信地认为一切算计都在掌握之中,任何算计之外的偶然,都能导致败局的必然,而这种败局恰恰是是没有转圜的余地的。
# 这次的案件又涉及到了入室抢劫导致错手杀人,这在日本推理小说中频繁出现,但是不知道是故事情节的需要,还是和日本的时代背景有关系,感觉在欧美派系基本没有出现过。这个需要再进一步印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