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是铃木大拙代表性的禅学著作,开启了西方思想界了解东方文化的大门,使得西方世界开始对日本佛教产生兴趣,也刺激了日本人对佛教的再度关注。《禅与日本文化》由铃木大拙在美、英各大学讲授“禅与日本文化”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成,旨在向西方人士阐释禅宗如何深刻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内容涵盖了代表日本民族文化特点的艺术、儒教、武士道、剑道、俳句、茶道以及对自然之爱。铃木大拙认为,禅在日本人的性格塑造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整个大和民族的文化都与禅息息相关,离开了禅,也就无法真正理解日本文化的精神内涵。
禅与日本文化 读后感 第(1)篇日本的禅宗是从中国传去的。自从达摩东渡把禅宗传到中国后,禅宗在中国生根发芽。日本从中国传过去的应该是临济宗和曹洞宗,日本禅宗流派不下几十种,大部分追根溯源,源头应该都是属于这两个宗。
自宋代后,中国的禅宗开始衰落,自陈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之后,感觉禅宗更是式微。而在东瀛扶桑,则是完全另一番光景。
禅宗传到日本,大概是南宋时期吧,在日本,应该是幕府刚刚开始的时候(镰仓幕府时期?),禅宗一传入日本,立刻融入了幕府,最先将禅宗和日本文化结合起来的应该是武士道,再后是剑术,至于后来的茶道、插花啥的,大概是比较后面的事了。
日本这个大和民族的确比较怪怪的,至于哪里怪,比较难表达。美国人用菊与刀来表达日本奇怪的精神气质,我觉得可能用禅和剑也许更契合。
中国禅和日本禅的不同我说不太清楚,毕竟我不是研究禅宗文化的,我个人感觉中国禅是自内而外的,讲的是明心见性,是内心向外的扩张,至于运用到外在具体的事上,则偏于随心所欲不逾规,讲究的是大音若希。日本禅大概是自外而内的,是外在诸心的收敛。所以中国禅是灵性的,是丹霞烧佛,是南泉斩猫。日本禅是物性的,是泥中莲花,是物语。即使同样如茶道,中国茶虽然有规矩但很灵活,有变化。日本茶道一丝不苟,严谨而不变。
虽然日本的禅文化是物化的,但物化的同时,也保留了他最古老的样子。因为不是创造者,所以无所发展,无所创造,最初的教条成了法度,灵活虽然不见了,但更好的得到了传承。
中国禅却没有了什么传承,最多留下写法门云云。中国禅强调不立文字,慧能在《六祖金刚经》里就说参禅需要根器。所以中国禅的衰落,就在这所谓的根器上。
此两者,有得有失。禅宗本意,能沾花即解真义。
中国禅宗正在边缘化,而日本禅,则在器具上得到了延续。。。这大概就是现在日本所说的:工匠精神。
每天读书一小时,不妨常觉禅宗意。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禅与日本文化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