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黄土地之歌》编著者高志远。《归来/黄土地之歌》内容提要: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湖北地区对于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有过几次大规模的招工,一部分老三届知青却因“血统”株连被剥夺了招工权利,被迫留在生产队。面对自身不合理的境遇,知青们不约而同地以“病转”这一形式,以期达到曲线回城的目的。小说吸取了天门乡土语言和武汉街巷市民口语,带有清新自然的生活气息,再现了那段时间城市和乡村生活的广阔画面,成功塑造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各色人物形象。
归来读后感 第(1)篇说起文学二字,多是让人想到书东坡的豪迈、纳兰的情怀、又或者是三毛的自由,观其文人之章,总能悟其文学之乐。然而,这世上有种也叫做文学的东西,却让人难以去诉说,难以去解释,更难以去回首,若用心张望,便是深感不堪,若是读起来也多是历史的悲壮,岁月的哀愁。
一则知青故事结束了,可留在心中的悲凉却还在独自上演。有时觉得自己实在是庆幸,庆幸生活在一个你只要愿意去站立,便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站立的姿态;愿意去回归本真,便可收敛些矫情,仰天大笑的时代。现在这痛痛痒痒多是人闲着些无趣自己找些,而那些个时代,那些个人痛苦在哪,根本就失去了选择生活和接受生活的权利,不管那种困顿你愿不愿意面对,来了就是来了。就像林青青的病转故事一样来到悄无声息。
她的精神:一道道病转手续,她低声下气到处求人;面对一同下乡的知青之间为了回城,人性的可悲在同伴间一次次进入高潮,我相信从青青内心深处应该是无比抗拒来自善与恶,真与假之间的较量吧,每次看到青青老实、懦弱的样子,我真的有时候觉得她很可悲也很让人愤怒,为什么不选择反抗,后面觉得自己的想法那么的不切实际。对于那个时代的青青在那种情况下要么选择懦弱和不公,要么只能去出卖人格,对于她或许第三种人生选择是不复存在的。
她的爱情:她到底来也没有什么爱情,她心中一次次的独白仿佛像向自己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在她最绝望的时候,毛弟给了她一次次病转回城的希望,在情感上与她产生共鸣,在行动上,实实在在的帮助。有才华有思想,总能让青青感到温暖,我一度觉得青青的世界里只有毛弟能给她光明,可是随着故事的发展,每一次毛弟与她近在彼此时,青青心里觉得是爱情,而毛弟至始至终都让人觉得是在权衡。
一个时代结束了,关于那个时代的悲惨故事也结束了,可是无数个现实版的林青青还在,关于无数个她的精神、人性、爱情的故事情节或许已经不是悲惨苍凉,而是因为时代,因为态度的改变变得故事情节激情昂扬、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