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俗小说中的扛鼎之作,一百多年来始终畅销不衰,发行数以亿册,多次被搬上银幕。本书主要描写的是法国波旁王朝时期发生的一个报恩复仇的故事。法老号船的年轻大副唐戴斯受船长临终之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一封信,遭两个卑鄙小人和阴险检察官维尔福的陷害,被关入死牢。剥夺了本该属于他的美好阳光、爱情和前程。十八年后,他带着狱友法里亚教士临死前告诉他的秘密,越狱逃生,找到法里亚藏匿的宝藏后成为巨富,从此他化名基督山伯爵。经过精心策划,他报答了恩人,惩罚了三个想置他于死地的仇人,并向恩人报了恩。
基督山伯爵 读后感 第(1)篇纵观全书,自唐戴斯入狱伊始,越狱-复仇-救赎-解放便构成了全书的主旋律。
伯爵在复仇中大多时候充当的是幕后推手,真正惩罚仇人的,还是仇人自己的恶念与恶行,伯爵甚至都是在完成复仇后才告诉他们自己的身份,这种籍由天道轮回般的惩恶扬善,不仅为伯爵抹上一层神秘乃至神圣的色彩,也使我联想到肖申克的救赎里监狱长最终因贪污受贿而畏罪自杀,临死前他瞥向的圣经上写着:主的审判即将降临。所以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伯爵的三个仇人死的死了,疯的疯了,而最令人厌恶的唐格拉尔竟然得到了他的宽恕,亦让人感慨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倘若伯爵没有目睹检察官的家破人亡,未曾两度与物是人非的梅塞苔丝对话,他就不会释怀,不会觉得自己将天主赋予的复仇的权力使得过了头,或许就会选择活活饿死唐格拉尔吧。
其实,旁观者清,复仇之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悬于敌人的头颅上,亦压在自己的心坎上,报仇的欲望、雪恨的快感充斥了内心,爱与恕与一切美好的东西就无处安放了,当伯爵带着海黛上巴黎时,已发现海黛对自己、自己对海黛的特殊情感,但是一切嘎然而止,大仲马再未提起过这段感情,是啊,被仇恨侵占的心灵如何能容下爱情这么美好的东西呢?
没有人给银行家求情,面对罪魁祸首,伯爵主动选择了宽恕,宽恕了唐格拉尔,救赎了埃德蒙·唐戴斯。可以注意到,出狱后唐戴斯一直以基督山伯爵自居,梅塞苔丝提起埃德蒙,他说埃德蒙早已死了,然而最终留给莫雷尔的信上,署名是埃德蒙·唐戴斯/基督山伯爵,终于,曾经的善良的、阳光的大副终于得到了解放,基督山找回来自己。
兜兜转转,曾经的少年终于回来了,回不来的是少年的容颜,但至少,曾经的少年心性归来了。
仿佛一个梦,梦醒之后,所有的恶都消失,美好的新生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