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核中的奇特生物,经过十万年的文明探索,终于突破了宇宙的屏障,却发现身处另一个更大的宇宙!天文学家研究出星星的运行规律,却发现星空与人类大脑的运行方式惊人一致!人类科学家即将发现宇宙的终极秘密,却被外星生命告知宇宙的真理必须用自己的生命来交换!本书蕴藏了作者对宇宙运行规律的许多奇思妙想,并向人类中那些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人们表达了深深敬意。
爱因斯坦赤道读后感 第(1)篇2017年第35本书,5月份第6本书读完了,5.5万字。
刘慈欣为青少年整理的一本科幻小说。很好看,虽然绝大部分内容在之前读的几本书里已经读过了,还是翻开来就合不上地又一次读完了。
很多的感受都是再次加深了初读时的感觉,之前也已经写了不少评论,但不得不说,最后的章里,理论物理学家李淼对本书的科学解析是对这本书的极好的总结和诠释,也是我的感受。偷个懒,摘录出来和大家分享啦~
最大的可能是,我们真的会在21世纪制造出不亚于人类本身的机器人,如果这些机器人是由集成电路构成的,他们就是名副其实的硅基生命(人类是碳基生命)。本册第一篇小说《山》写的就是通过自然演化产生出来的硅基生命,最后冲破一切障碍飞出他们的星球到达地球,再继续飞到宇宙的尽头,也许会飞出我们这个宇宙到达其他宇宙。虽然我相信真正的智慧生命只是人类,但我不排除人类将制造出智慧生命,这些智慧生命将代替我们飞出太阳系,征服银河系,最后飞出银河系,飞到宇宙的尽头。 将人工智能的话题延伸出去,就是超级智能的问题。既然人类可以造出像自己一样聪明的机器人,那么,迟早有一天,我们会造出比我们要聪明很多倍的超级智能。关于这一点,我一点也不怀疑。真正的难题是如何造出和我们一样聪明的机器人,在做到这一点之前,我们要解决非常非常困难的问题:人是如何思考的? 我非常喜欢第三篇小说《信使》,它写的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在世的时候是孤独的,因为他的思考是超前的,同时代没有什么人能够与他对话。好在,未来人类通过时光机为他送来一个信使和一把提琴,并告诉他,人类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最后献上我自己对全书最深的一个感悟:
他可能使自己处于一个绝对时空坐标的原点,他站在时间长河的河岸上,看着时间急流滚滚而过,愿意的话,他可以走到上下游的任何一处。——有这样一个人吗?
用心学的理论来说,
当心定了,每个人都可以站在时间长河的河岸上……
那么,上帝是否掷骰子,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