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的历史》首次以新颖的反事实假设深入人类历程,带领读者重新思考历史决定论。《虚拟的历史》中以严谨的逻辑,对一系列主要发生在20世纪的转折性事件进行了推演,想象这些事件的另一种可能,引导读者去探究:假如重大事件发生了变化,历史又会是什么模样。假如没有发生美国独立战争会怎样?假如社会主义阵营没有瓦解会怎样?一些历史事件其实并不是必然发生的,其中当事人主观的错误或局限、客观条件等很多偶然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透彻清晰又通俗易懂地对未曾发生的历史构思出了一整套情节,即使是对历史并没有了解的读者,也能在《虚拟的历史》中得到全新的启示。
虚拟的历史 读后感 第(1)篇历史是已经发生的过去,作为一种既定的事实,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因为根本无法在现实中进行第二种假定。那么,如果没有其他可以用经验感知的平行世界,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当前的生活是被预先决定好的呢?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解答的问题。我们读史,常有“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感,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是否也是一个不断运转的大圆圈?有人可能不会同意这种说法,另一种观点是人类存在某种终极目的,而历史就像一条直线,最多是曲折前进,也总归是单向度的。如果存在这两种模式,历史要么绕圈圈,要么走一条阳光大道,那么决定力量是什么呢?
或许我们仅仅着眼于现实,置身其中是没法认识现实的。过去是现在的历史,未来是未来的历史,如果一切都是预先决定好的,人类的活动也许就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现代人都会有迷茫感,这种迷茫正是来源于未来的未知,人们在无数事情面前总是面临多种选择,换言之就是多种可能性的现实,而最终做出确切的选择,是否是一种必然,恐怕每个人自己也说不清;而是否可以做出其他的选择,同样没有人能够断然否决。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审视历史,我们现今的生活是否又是偶然的叠加呢?
其实继续思考下去,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思辨的逻辑游戏,你采取什么态度取决于你站在什么位置。“如果……”类似的问题,除了供个人感慨抒发情绪以外并没有什么价值,但是假使我们更深一步,将思考聚焦于那些“如果……”为什么没有发生,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启发。
“虚拟的历史”并不力图去虚拟并不存在的历史,而是通过向我们展示历史的多种可能性,透露其背后抉择的复杂因素,这无论对于理性辨析简单粗暴的历史决定论,抑或对于面向未来选择的不确定性,都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