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感悟生命动物绘本:大天鹅的离别 读后感

感悟生命动物绘本:大天鹅的离别

作者:手岛圭三郎

震撼人心的版画绘本,一个人到中年的大叔拿起刻刀,三十年后成为日本版画界领军人物。刀刀狗,澎湃新闻推荐,1988年《纽约时报》世界最佳图画书春天来了,大天鹅要返回遥远的北国了。可是,还有一家六只大天鹅没有出发,因为它们的幼鸟病了。但时间不多了,天鹅爸爸决定启程,它们离开生病的幼鸟。幼鸟悲鸣着,突然,爸爸它们又飞回来了!就在这天晚上,幼鸟安心地离开了家人……

感悟生命动物绘本:大天鹅的离别在线阅读地址

感悟生命动物绘本:大天鹅的离别 读后感 第(1)篇

第一次看版画,学习了~

版画(print)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广义的版画可以包括在印刷工业化以前所印制的图形普遍具有版画性质。

当代版画的概念主要指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和印刷程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具体说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版画艺术在技术上是一直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的。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版画仍然是复制版画,自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开始有了我国创作的版画。新兴版画和古代复制版画不仅在制作技术上有很大差异,而且在作为艺术的功能与现实意义上也有质的区别。新兴版画从它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它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30年代左翼美术的主力军。版画家是以艺术家和革命战士的双重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毫不含糊地以艺术作为战斗的武器,在思想教育战线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版画在历史上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两个阶段。早期版画的画、刻、印者相互分工,刻者只照画稿刻版,称复制版画;后来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人来完成,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称创作版画。中国复制木刻版画已有上千年历史[1],创作版画则起自20世纪30年代,经鲁迅提倡,后来取得了巨大发展。在西方,16世纪的A.丢勒以铜版画和木版画复制钢笔画,到17世纪,伦勃朗则把铜版画从镂刻法发展到腐蚀方法,并进入到创作版画阶段。木刻版画进入创作版画阶段是在19世纪。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感悟生命动物绘本:大天鹅的离别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