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八月之光》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在作家营造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小说以多重叙事角度和情节结构闻名。本版《八月之光》采用著名翻译家、福克纳研究专家蓝仁哲译本,译笔平实、简洁、雅致,很好地传达了原著文采。
八月之光(福克纳经典)读后感 第(1)篇福克纳的《八月之光》为什么我觉得比《喧哗与骚动》好读呢,也超过《我弥留之际》的喜欢。或者译者功不可没吧。威廉·福克纳的作品,汉译难度都相当巨大。他对某些词语偏爱滥用,有些复杂句式无畏重复,非要人在迷宫中摸索,译者都望而生畏,读者更叫苦不迭了。可我还得说我的困惑,我不觉得《八月之光》特别难读,至少丝毫不比《喧哗与骚动》难读,或者我只能欣慰读书的循序渐进,阅读水平与理解力有稍许突破吧。
威廉·福克纳及其著名与拗口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艺术魅力感染了一代作家,就因为他的影响,他的马尔克斯小弟,写出了梦幻般的马孔多。而《八月之光》是围绕约克纳帕塔法县发生的故事,感人且有力量,人物刻画淋漓丰满,尤其描写生活艰辛的部分与满怀绝望的人,使人深深同情。福克纳手法很有特点,许多作家一是一,二是二的表达方式福克纳都鄙视厌弃,他随心所欲驾驭文字,穿插多线索描绘故事全貌的本事与纯熟的文字架构功底绝对分不开。
我喜欢福克纳描写的乔·克里斯默斯,倔强,神经质,一生都在困惑自己究竟是白人还是黑人?他四处流浪,自暴自弃,杀害伯顿小姐后再遭珀西追击,将死那段内心刻画极其出彩,意味深长。
还有海托华临终幻觉那章节写的真是棒极了,思绪在祖辈和内心斗争间不断发散,描写的逼真细微,令人拍手叫绝。
天真的莉娜受骗怀孕,毅然寻找负心人。她一路总是乐观自信,内心澄明,一种不带理智的超脱,最终找到真爱拜伦,结局很光辉和温暖。
这一次阅读,是认真周到的一次阅读。命运与所有人作对,与人做交易,可从不结清账户。就像福克纳的《八月之光》,有遥相呼应的开头与结尾。我们可以做次深长而有款式的呼吸,什么事都可以过去,相信命运为人人安排了磨难,也安排了生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八月之光(福克纳经典)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