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发生的时候,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也无法解释的。”富有才情的女学生江雁容,因为理科极差,常被父母冷落,她将心事都写在周记中,班主任康南看到后十分在意,并时常关心江雁容。渐渐地,这两个相差20多岁的师生萌生爱意,走到了一起。江雁容高考落榜后自杀未遂,恋情也被父母得知。江母胁迫康南与女儿分手,甚至以诱骗罪名告发康南,导致康南被迫离开台北。江雁容几年后与父母选定的李立维结婚,婚后遭丈夫种种怀疑、虐待,感情破裂后意欲投奔康南,却发现康南已不是她记忆中的模样,他们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看着颓废不堪的康南,江雁容最终黯然离去。
窗外 读后感 第(1)篇这是读的第一本琼瑶的小说,由于对这类小说一向不感冒,刚开始看的时候挺煎熬的。但为了对照,还是把这本琼瑶的处女作看完了。
常有人说“琼瑶式爱情”给了很多女孩子幻想,但与此同时也毁了很多人的爱情观。就《窗外》讲述的师生恋而言,我觉得琼瑶处理的并不是很好。不论文笔,只说人物情感转向。
我觉得在小说中作者是偏爱江雁容的,当她和男教师康南的爱情被捅破后,无论是身边的玩伴还是舆论,都将矛头指向康南。诚然,作为一个比学生大了二十多岁的老师,产生这种感情着实让人难以接受,但这份感情是双向的,并非康南一往情深啊。而且主动权一直在江雁容手中,她一直往单身宿舍去这一行为才是让这一段感情决堤的导火索。
虽然江雁容缺乏父母爱护,她还有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啊!另外对于康南的这份感情为什么不可以是父爱的迁移,而偏偏是爱情呢?康南最初也表示以父爱来给予江雁容关怀啊!
而且,在小说中康南一直是矛盾体,一边克制,一边坚持。很多人会觉得康南懦弱,但康南要真的义无反顾,估计很多人又会说康南为了占有。而到最后,康南真的作出取舍,想要变被动为主动,反倒是江雁容犹豫不决了。为什么?可能是因为她已经知道父母其实很爱她,弟弟妹妹也舍不得他,她其实也在被父母庇护着,所以对于康南这个情感给予和保护,她不知道怎么办是好。不否认江雁容对康南的一片深情,但她还是太年轻,承担不起这份爱情背后的担子。
所以,琼瑶笔下的江雁容是不理智的,不要说对一个十八岁的女孩这样说是苛求,没有涉世的经验也不代表可以一意孤行。
电影《我心雀跃》讲的也是一个女学生喜欢男教师的故事。高二女生刘维维因为喜欢剪贴画和美术老师邹野熟了起来。但在这个故事中,刘维维一直是单恋老师,并大胆的往画室跑,甚至和老师杯子里的水而美术老师也小心的保护着她对剪贴画的喜爱。电影中没有明确表露老师对学生的感情,但是这个美术老师是绝对克制的。最后他也没有在刘维维的剪贴画留言簿上留言,并决绝的离开了那个学校。
最后留言簿的封面是刘维维用碎了的玻璃瓶粘贴而成,但破碎也是青春中美好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对比而言,并不是所有爱情都要死去活来,经历大风大浪才更显得浓烈,更多的其实是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