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兰·维尼奥勒是钢铁怪兽“碎霸500”砸书机的仆人,每天过着从书籍化浆厂到家两点一线的生活,乏味而孤单。早晨6点27分,吉兰准时搭上去工厂的快铁列车,他总是挑一张靠门边的橘红色折叠座位坐下,然后小心翼翼地从皮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又从文件夹里拿出一张夹在吸墨纸之间的书页,这页书是他头一天从怪兽的牙齿下偷偷保存下来的。吉兰把书页端放在垫板上,清了清嗓子开始大声朗读起来。不论是快铁中每天过着乏味生活的上班族,还是养老院中的老人们,都渴望从一两页断简残编的朗读声中,短暂地进入不一样的生活。有一天,吉兰在列车箱中捡到了一个U盘,其中装满了一个陌生女孩的文字,他的人生轨迹渐渐发生改变。
6点27分的朗读者读后感 第(1)篇吉兰是一个生活简单的人,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只有一条相依为伴的金鱼和两个朋友,一个高位截肢,一天到晚都在找他的腿,还有一个是诗人,满口亚历山大诗。
他也是一个有趣的人,他什么都数,漫无目标。今天数阴井盖,明天数停在路边的车、垃圾桶,或是大楼的入口。有时候他甚至会数自己的步伐。他认为,躲在这些没用的数字后面,他就不会去想别的数字。
他还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他帮助朱塞佩四处寻找对他意义深远的书的下落,并想方设法激励老友的生活激情。
他很内向,因为他的名字让人听起来像是“卑鄙的小丑”,以至于“活了三十六年,他最后学会隐身,变得透明,避免引人注目,招来必然的哄笑。不帅也不丑,不胖也不瘦,刚好是视角边缘隐约能看见的一个模糊身影。融进背景里,忘记自我,永远无人关注。”
但他又是特别的,他是唯一一个在快铁里大声朗读几页书的人,“这个奇怪的家伙,在每个工作日,用响亮、清晰的嗓音读上从公文包里抽出来的几页纸。毫无关联的一些书中的片段。菜谱的节选可以与最新龚古尔得奖作品的第48页并列,读完一页历史书,可以紧跟着读一段侦探小说。在吉兰看来,重要的不是体裁,而是朗读的行为。他以同样的热忱朗读各种文章。”
因为朗读,他和老人疗养院的人成了朋友,收获了友情;因为朗读,朱莉走进了他的生活,最后成了他想要寻找的伴侣,收获了爱情。是朗读改变了生活,使平淡乏味的工作变得与众不同,使生活变得有所期待。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故事,读这本书的同时,让我感觉到中国和外国对于文化传播的差距。他们对于随口、随时读几页书这种事,觉得是很正常的事,而在中国就很少了。中国好像是在《朗读者》节目火了之后,在一些大城市的街头才安了一些朗读亭,供人朗读,推广全民朗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6点27分的朗读者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