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曲线》是英国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于80岁高龄特别为年轻一代写的书。身为伦敦商学院的创始人之一,汉迪其实本质上是一位“社会哲学家”,他谦称自己是个没有特殊专长的社会哲学家。从他过去一些知名的著作如《空雨衣》《变动的年代》《非理性的时代》,到近年出版的如《大象与跳蚤》《你拿什么定义自己》,都可以看出汉迪真正关切的领域与内涵。值得一提的是,汉迪早年在跨国公司工作,熟悉大型组织的运作,而后专注研究由管理学的观点关怀各类组织的行为。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读后感 第(1)篇最近了解到第二曲线的感念,看了些案例,索性追本溯源看《第二曲线》。整体内容上明显的美国书籍风格,全书围绕概念阐述形而上的理念,配以案例丰富内容,最终收尾。和我们思维不同的是,欧美的书籍强调全书哪怕有一句话对读者有价值,那这本书就是有意义的。这是大前提,读前读后都要记得。
第二曲线是什么?简单地讲,在无外力干扰下自然增长衰退前,找到新的增长点,开启新的自然增长。我们要在优势殆尽前找到新的优势,在成功经验衰退前找到新的增长点。由这个概念延伸,技术和社会的变革,企业经营中的创新,职业生涯的再教育等等都和第二曲线密切相关。
启动第二曲线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在作者的模型中,两条半重叠的西格玛曲线充分表达了这个概念,当第一条曲线还处于上升阶段,第二条曲线就该启动了。我把这个时期理解为混沌状态。可能我们隐约中意识到哪里不对,但又说不清为什么。这时候,就该狠下决心,打破现状,寻找新的增长爆发点。
启动第二曲线需要做好什么准备?首先是成本的投入,开启第二曲线要做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甚至事倍功半或者无效。因为,第二曲线在最初阶段是下降的。在企业,这意味着消减员工,压降费用,架构调整,收缩市场,加大拓展等等。可以想象,阻力是巨大的,成本是昂贵的。因为,走向第二曲线要取得一致的认识,做好前期投入的打算。
第二曲线对个人意味着什么?更多是思想观念的改变,我们要在职场不断获得新知识或者新技能,要在业余时间寻找第二职业,打造市场竞争力。要在课堂教育之外,怀着疑问和好奇去学习新知,让智慧伴随着人生的每个阶段。如此等等。
看完全书,突然发觉,我们寻找第二曲线,难道和长生不老有什么区别吗?先把这颗种子埋进脑海,然后寻找时机,寻找养料,等它慢慢发芽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谁在时间的彼岸(全集)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