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最新长篇小说,一度引发争议。小说写被拐卖的女子的遭遇,也是写作家内心的恐惧与无奈,更是写作家对乡村沦落的担忧。作品保持了作家的既有水准,在写法上有所创新,从女孩被拐卖到偏远山区的男性家庭开始,用全息体验的方式叙述女孩的遭遇,展示了她所看到的外部世界和经历的内心煎熬。这部作品从拐卖人口入手,真正关注的是当下中国最为现实的贫困农村男性的婚姻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冲击力。是贾平凹创作中又一特色鲜明的作品。
极花 读后感 第(1)篇我们长居城市,过着安稳平和的生活,不曾看过社会底层的伤疤,揭开来,令人作呕,难以置信,很难受,却道不出为什么。小说里的胡蝶是众多受难者之一,她有点文化,跟其他被拐卖的妇女不起来是有个人独立思想和人格的,她在墙上划痕迹,记下日子,她偷偷在村长家打电话,期盼家人寻她,从一开始的不屈服,反抗,到后来的顺从,习惯,让人生出绝望。穷山沟沟里,物质匮乏,精神萎靡,苍凉的荒野造就了汉子的粗野,不能谁对说错,任何事物的使然必定有其促使的因素,城市的发展,像吸铁石一样吸引着农村的劳动力,导致农村只剩下老弱病残,和一群无所事事的光棍,这才出现了拐卖妇女。从表面去批判这件事情是该从这些人身上找原因,但究其内在是不是应该去反思根本原因,城市和农村的过大反差致使这种想法的萌生和行动的执行。令人生畏的是胡蝶的情感转变,她开始屈服,习惯,适应,并且开始融入,这才是最可怕的。她看到了星星,觉得自己该是属于这里的,她生了孩子,觉得自己是该属于自己的,她看到黑亮和他爹,觉的自己是属于这里的。慢慢真正的成为了这个村子的一部分。直到后来她被解救后,社会舆论和压力像张巨大的网,罩的她无法动弹,她开始怀念村里的生活,仿佛那才是她真正的生活。
但我还是不能接受将妇女作为一件物品去出售,村里的人说是花钱买媳妇,其实就是拐卖少女,他们对那些妇女百般摧残,并未将其看作是一个独立个体,用蛮横的方式对待,或打或凌辱,独立的个体遭到如此的摧残,却只是默默忍受,村里很多妇女都是拐卖来的,她们在这里生存,或许想过逃跑,却最终将这里作为归途。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但是一群人为何不去做些反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