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的经营哲学》收录了20世纪90年代我所做的几次讲演。当时,日本泡沫经济开始破灭,日本的经营者逐渐丧失了经营企业应有的正确姿态。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20多年,但出版社认为,我当时的讲演仍然可以成为企业家们的指针,可以为社会敲响警钟,因此才将本书出版问世。
利他的经营哲学读后感 第(1)篇感谢稻盛和夫先生的真诚分享和细心引导。以下是一些心得:
人生/工作的果效由心发出。人所持有的思想观念意即:稻盛和夫先生所说的哲学,比起个人的能力、才华、理性在决断时的作用力更强。领导人的心性在企业经营中至关重要。创造力不是推理能得来的,理性在创造、开天辟地的层面上无法起作用。因理性是基于已有的事进行推理。特别受教的是“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的提出。
不认同及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现实生活中人性败坏的例子不胜枚举,当然美善的例子也有,那么人性到底是否一如稻盛和夫先生所说的,本能地就倾向真善美?在这点上,我是倾向于接受孟子的“人之初性本恶”或者说圣经所说的“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的。
本书揭露的佛教的入世作用也刷新了我的认知,从前一直认为佛教很出世。透过先生的践行和分享,也慨叹佛教和基督教既然在现世哲学和指引力上都不相上下。那么问题来了,该怎么选择呢?在灵魂层面、精神层面的启示,毕竟,都只在宗教里有,或者人的个人哲学思想多半受大宗教的影响的情况下。暂且不囊括民俗信仰,这一普遍在中华大地上得到的信奉的“宗教”。个人认为其不能算作完整思想体系,是小儿科的。在逼近“真理”的尺度上,分值并不高,也实在有太多说不通的地方……但就目前所知,佛教与基督教至少在救赎层面、死后层面的启示是异同的……
实乃所得丰盛呀!此书非常值得一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利他的经营哲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