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理论》问世于1911年,自从熊彼特明确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来,创新就成为经济学、管理学中被频繁引用的词汇。特别是在近几年,创新理论在全球大行其道,熊彼特也正在被重新发现,企业界几乎到了“言创新必称熊彼特”的程度。而今天,当我们阅读《经济发展理论》时,会发现熊彼特所具有的惊人的时代洞察力:从经济增长到结构性改革、从经济转型到宏观调控、从企业创新到企业家精神,新常态下,他为世界性经济衰退开出了治标治本的“药方”。
经济发展理论 读后感 第(1)篇熊彼特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理论,从而将经济系统从二维带入了三维世界,使大家对经济系统的理解跃迁到一个全新层面。企业家精神就像飞船引擎,将均衡的经济系统拖入新的轨道,实现了经济发展。繁荣是对企业家的奖励,衰退是发展成果的普及。繁荣和衰退构成了商业周期。企业家精神创造的新购买力引发钢材产量上升是周期第一波繁荣指标,就业和零售数据向好是第二波繁荣指标,物价上升是第三波繁荣指标。由于新产品对社会的回馈,信贷的偿还,导致物价下跌,竞争导致利润消失,加之新行业的幼稚,孕育着青黄不接的第一波衰退,从而引发恐慌及不可预知的危机,经济在恐慌中不断试错探底,完成第二波衰退,达到新的均衡,为再一次繁荣做好准备。商业周期的原因是创新,解决办法仍然是创新。要想熨平商业周期,核心构建知识型创新型公平型社会,为企业家精神的连续型爆发创造条件。
当然本书的注意力集中在经济的发展,而假定了均衡经济中的要素分配的合理。如果没有原均衡经济中的合理分配,社会充斥腐败,投机走捷径,那么将会扼杀真正的创造精神,造成整个社会发展速度打折扣。
值得乐观的是,全球一体化,文明加速传播,知识得到共享,落后经济体更容易获得爆发性增长。像我们这样人均GDP落后的国家,庞大的市场,更容易利用现有知识获得发展。
从熊彼特经济理论来看,我们的经济应当是处于无忧无虑的青少年时期,外围良好的知识型环境,爆发性的新技术新发明,智能机器人,AI,量子计算,自动驾驶,在线互动教育,商业太空探索等等,任何一项突破都将带动社会巨大发展。当前所担心的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颇有杞人忧天,杯弓蛇影之嫌。
这样看来,我们应该担忧的不是在远处,而是在当下。我们的困境不在外围,而是内在。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经济发展理论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