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读后感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作者:郭建龙

本书作者以中国历代王朝为经,以现代经济学理论为纬,上至秦汉,下至晚清,详细梳理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制度之流变,分析历代财政制度之得失,力图从田赋制度、货币制度、官营经济三方面说明中国传统政治之兴衰与帝国财政状况密切相关。本书分为三部分,以中国历史上三次社会与财政的重建为划分阶段的标准。第一部分聚焦于秦汉到南朝时期,以汉武帝建立的国有体制,汉武帝、王莽的金融垄断,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地和户籍制度为线索,解读这段时期的财政现象;第二部分以北魏的土地国有制改革为始,论及唐代土地国有制所引起的巨大混乱,以宋代金融改革引起的大崩溃收场;第三部分自元代政府试验性的财政政策起,随后论述明清时期的保守财政,以晚清财政近代化的努力和惰性为终。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在线阅读地址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读后感 第(1)篇

本书围绕“财政”二词,论证了帝国王朝治乱兴衰背后的财富逻辑。从先秦到清末,国家能力与国家财政密切相关,而财政的取得,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借助税收工具获得的资源,即蛋糕总量和蛋糕分配。关于社会财富的总量问题,作者并没有详细论证历史视角下,生活生产力的提升问题,毕竟其内容庞大,复杂,专注一个问题的论述,已难掌控把握;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是本书的主要内容。财富分配,必须要涉及民间财富与国家财富的分配,以什么标准收取?依靠什么手段实施?在具体背景下,或突发条件下,税收制度如何调整并保持弹性,是税收制度的重要内容。再之,进一步细化,受税主体的数量、税种的确定、税赋内容等,均考验统治者的理财智慧。

再之,皇帝如何与贵族、官僚(主要指科举制后产生的平民官员)分配社会财富,也深刻影响了帝国财政的密码。面对社会分层、职业分工,生产者如何负担非生产者的消耗,是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但是,如何随着王朝延续,获得稳定的税源,来满足帝国不断增长的贵族与官僚;短期下,如何快速集中社会财富应对突发状况(战争)都是偶然中的必然,需要帝国统治者精心谋划。

帝国王朝的财政问题,从来不会是单一而简单的,必定纷繁复杂。改朝换代中,利益群体的安置问题、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然兼并问题、人为的投机偷税问题等会一步步腐蚀王朝帝国的税基。再者,帝国发展中,政治斗争导致的官员人数增加,为增加税收,启用的一批理财人员,会进一步增加供养人员,导致财政的恶性循环。在本书中,作者多次论述强调帝国王朝财政制度的奔溃,无力负担战争支出,最终导致了改朝换代的产生。但是,假设帝国王朝能够负担所有的战争费用,不会因为其他原因导致改朝换代吗?但是假设前提根本不会成立,社会财富本就有限,怎能无限?如若无限,很多争论的问题,早已没有了争论的必要。财富恒定,需求无限,人类发展永远的限制性条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