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哈佛中国哲学课读后感

哈佛中国哲学课

作者:迈克尔·普鸣 克里斯蒂娜·格罗斯-洛

不提生涩艰深的哲学术语,也不多谈有关国家社会的宏大问题,屡获殊荣的哈佛教授迈克尔·普鸣借用生动的生活故事深入浅出地带领我们体验中国古老思想的魅力,他的这门中国古代哲学课因而成为哈佛大学排名前三位的全校选修课。这本书让看似高深遥远的中国哲学之道贴近了现实生活,提供了包含着丰富人生经验的思考工具。这些先哲的教诲将为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引导我们重新思考自我、思考我们未来的诸多可能性。

哈佛中国哲学课在线阅读地址

哈佛中国哲学课读后感 第(1)篇

关于作者

迈克尔•普鸣教授,哈佛大学获得杰出教学教席的教授,他开设的中国哲学课在哈佛大学的受欢迎程度排在前三。

克里斯蒂娜•格罗斯•洛,作家和自由撰稿人,哈佛大学东亚历史专业博士。

关于本书

这本书是哈佛大学中国哲学课的课程内容精选。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孔子、孟子、老子、管子、庄子、荀子六位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教你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改变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作者运用了生活中大量的鲜活事例,内容贴近日常生活,发挥了中国哲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核心内容

用现代文明的视角,看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和智慧如何帮助我们改善人际关系、优化决策思维、提升自我的可塑性,进而全方位地改变我们对人生的固有认知。

金句

1.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相信,哲学恰恰发生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他们借助生活中平凡的一面来表达他们的思想,认为只有日常生活才是伟大变化发生的地方。

2. 礼仪,是构造一个“假想”的情境,将人们带到一种全新的关系中,每个参与者扮演与日常生活不同的角色。这是帮助我们改善人际关系的关键。

3. “命”是指我们竭尽了所有努力之后,仍然掌控不了的事情。我们已经做了自己能够做的一切,总还是有一些东西仍然会到来,那就只好“尽人事,听天命”。

4. 只有意识到生活的不可预测性,我们才能真正豁然开朗,以一种更广阔的方式来面对生活。

5. 重要的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以什么样的精神去做。专注于做的精神,而不是专注于做的内容,这是中国哲学里“修身”的要义。

6. 在开始的时候,我们需要努力,是为了达到无需刻意努力的状态。有意识地做事,目的是为了能游刃有余、随心而动。想要达到精神境界的纯粹性,我们一定要经过它的复杂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哈佛中国哲学课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