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人间失格读后感

人间失格

作者:太宰治

生而为人的困惑,爱而无能的彷徨。它是文豪太宰治对灵魂的深度剖析,对人性的深刻解读。它是村上春树作品的灵感源泉,日本广为流传的不朽名作。《人间失格》以“我”看到叶藏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开头,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而三篇手记与照片对应,分别介绍了叶藏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中,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多羞多耻的生涯”。读完它,你会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让你的灵魂松一口气,让你在黑暗中看到阳光。

人间失格在线阅读地址

人间失格读后感 第(1)篇

评之:《生而为人,没有标准》

第一次阅读太宰治文字其中代表作《人间失格》最为著名,听多了他对国人的影响总想抱着质疑心态责难他的文字。但《人间失格》开篇很成功,细腻的笔端、细节的刻画、画面的剪切、夸张的手法都可以在短短三五分钟里抓住我的阅读欲望,悬疑与压抑感,细腻与夸张感,应该值得继续看完。

太宰治在这第一篇笔记里把“我”(叶藏)刻画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鬼”,不懂天桥、地铁、装饰、饥饿、吃饭,持续思考“何为人”,想必也是为了“鬼”的系列行为为颠覆三观做铺垫。太宰治用一个“异类”来看现实世界,这种设置从心理上就是为了批判现实中的种种,非我族类看什么都是奇怪的。就像以前我也曾设想自己是属于这现实生活里的透明第三者,跳出现实生活来审视现实里的种种,“我”就是那样的“我”。尝试过去理解依旧不懂现实的我,选择了扭曲的看待现实、叙述现实、批评现实,太宰治也是如此。

“这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因为我虽然对人类极度恐惧,却不能对他们彻底死心。这样做,我就可以借着表演这条细线,与人类联系起来了”。这不是“我”而是世间有如此感受与多次尝试后的绝望里尚且存有的一丝希望,也是一种答案。很多人从这种尝试里找到了出去的门,还有很多太宰治依旧困惑其中。求爱,与去爱,差距万千。

文中的“我”从不懂人事里体察到深懂人事的悲凉,面对失望依旧拿出讨好姿态取悦世人,往往最后还是失败。典型的讨好型人格,自己喜怒哀乐总是抛掷心底,用言行取悦他人以获得微小的安全感、存在感与生存感。

其实,讨好型人格有自己的解锁方式,只是被自己困在了阴影里,只要敢于颠覆以往所思所想,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局面。很多困境与死局大都如此,缺少的是突破点与突破的勇气,让此种人格更加棘手的是无法琢磨的结局给他目前暂且适应的生活带来的变局。

“总之,我没有向任何人控告那些男女用人对我犯下的罪孽,并不是出于我对人类的不信任,当然更不是因为基督教的影响,而是由于人们对我这个名叫叶藏的人关闭了信任之门之缘故。就连我的父母也时常令我无法理解。”“我”是世人,世人皆是“我”;“我”不知人,人不知“我”。儿时“叶藏”陷入于此,一直循环而已。

太宰治的文字有一种特质或魔力,不想一时读太多。他的文字世界就像瘾一样着吸引我,丑角是别人也是自己,但喜欢游戏拉力的我偏偏想放弃再去读他。生而为人,没有标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间失格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