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陶渊明集注新修 读后感

陶渊明集注新修

作者:金融鼎

《陶渊明集注新修》对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加以诠释,并分析其题旨、艺术手法等,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其内容。这对陶渊明研究无疑是一份颇有价值的参考书。《陶渊明集注新修》适用于大学文科学生及古诗研究工作者,同样也适用于喜欢古诗的广大读者。

陶渊明集注新修在线阅读地址

陶渊明集注新修 读后感 第(1)篇

有诗以人传,有人以诗传,窃谓陶渊明则兼而有之。
谓其人以诗传者,其诗名之高,大约只有屈原、李杜与之相颉颃,甚至不少人称其超过诗中之圣杜甫。如顾随先生说:「《史记》、杜诗、辛词,皆喷薄而出,渊明是风流自然而出。」许思园谓:「中国诗人中深厚、高玄、神仪、妩媚洵无有出渊明之右者。」黄文焕云:「炼字炼句之奇奥,前无汉魏,后压三唐。」苏东坡更是崇拜他到五体投地:「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谓其诗以人传者,则在于他的襟怀旷达,他于物澹然无所好(除了酒),穷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衣褐穿结,箪瓢屡空」乃至于要去讨饭,他也甘之如饴,满足地说:「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房子被烧了,他潇洒地写诗道:「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这种超越尘埃之表的襟怀绝不是简单的性格乐观,而是因他对儒家和道家的精神有着深切的体认和笃实的躬行实践,其所达到的修养境界绝非徒知而不能行,嘴上说得、身心做不到的章句小儒所能企及的。此种修养境界洋溢在他的诗文里,如「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等等,俯拾皆是,难以穷举。所以古人多认为其悟到了宋儒所津津乐道的「孔颜之乐」(温汝能《陶诗汇评》曰:「论者谓厕陶公于孔门,当可与屡空之回同此真乐,信哉。」)甚至说他已戡破生死,「于昼夜之道,了然如此。」
他的狷介固穷,贞风凌俗还决定了他不肯屈节于刘宋,这在他的诗文里也有很多或隐或露的寄托之言,故朱熹在《资治通鉴纲目》郑重其事地记载他的去世:「元嘉四年冬十一月,晋征士陶潜卒。」「晋征士」三字为春秋笔法,乃是对其人格气节的推重。
看来,陶渊明把人和诗都做到了极致的地步,如仅将其目之为诗人甚至是田园诗人实在如张自烈所云:「世徒以诗歌风雅取之,失之远矣。」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陶渊明集注新修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