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民国国学文库:陶渊明诗读后感

民国国学文库:陶渊明诗

作者:傅东华选注 王莞菁校订

《民国国学文库:陶渊明诗》选辑陶渊明五言诗中自然率真之46首,以年代顺序编次。底本为《四库全书》抄本《陶渊明集》,辑录陶诗56首。新注重诂义,典实亦间有补考。原书为繁体竖排,现转简体横排。简化按通行规则,但考虑到作为国学读物,普及小学知识亦在情理之中,故而保留了少量通假字、繁体字、异体字,一般都出注说明,或许亦可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扩大知识面。生僻、多音字作相应注音,原反切、同音、魏妥玛注音,均统一改现代汉语拼音。

民国国学文库:陶渊明诗在线阅读地址

民国国学文库:陶渊明诗读后感 第(1)篇

陶渊明(365年至427年),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歌先驱者。

靖节先生是怎样的一个“著名”呢?毫不夸张地说: 述中国文学必谈诗,论诗则必及屈陶李杜;此中之陶,即先生也。

诚然乃“古来圣贤皆寂寞”;先生诗歌成就颇高,遗后世之影响亦甚为深远。然诗人与当时文人之普遍倾向背道而驰,且家道破落,因此生年并未受到关注,延至唐代,其影响才逐渐扩大起来。

即使是唐初之“大李杜”,谓先生亦企羡至极。譬如李白诗有:“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何日到彭泽,狂歌五柳前”句;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之叛逆性格,自然也是受到先生的处世启迪。杜甫也曾表示过对先生之仰慕;白居易作《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后世苏轼更有《和陶诗》一百二十首之多。清代乾隆帝最宠之诗歌同道沈德潜说过:“陶诗胸次浩然,其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仪曹有其峻洁:皆学陶焉而得其性之所近。”上文中之王右承指王维,孟山人系孟浩然,储太祝为储光羲,而韦左司与柳仪曹分别是韦应物和柳宗元;由此足窥先生诗风影响之著。

靖节先生晚年时期写过一篇脍炙人口、具浪漫主义色彩之光辉篇章《桃花源记并诗》,描述出其社会理念,标志着诗人思想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毛泽东主席七律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一句即论述此作。

我等今日读诗,实在必要遍识陶渊明的全部诗作,因有陶诗影响,不少唐诗宋词皆引陶诗之句作典故,譬如唐人张旭《山中留客》诗: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须识得“沾衣”二字语有出典,即陶渊明诗《归园田居》:“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从而我们更可意会张诗末二句的潜台词。又如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能否充分领略个中风趣,也要看你是否知“我醉欲眠”句与“抱琴”云云皆有出典。《晋书·隐逸传》云:“(陶)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对照出典,便更觉李白诗篇隽永有味。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民国国学文库:陶渊明诗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