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希特勒的兴亡 读后感

希特勒的兴亡

作者:威廉·夏伊勒

《第三帝国的兴亡》作者,亲眼见证并跟踪报道了希特勒从崛起到灭亡的全过程。他亲眼见证了希特勒煽动人心的就职演讲、三个月灭亡波兰后的趾高气昂,以及在接受法国投降时的轻蔑傲慢。写过希特勒传记的人有很多,但真正亲眼见过希特勒本人的却寥寥无几。19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时任哥伦比亚公司驻德记者、后来成为史学泰斗的威廉·夏伊勒来到柏林,开始了对希特勒长期的跟踪报道。他亲眼见证了希特勒从权力顶峰一步步走向毁灭。翻开本书,领略一个历史见证者眼中真实的希特勒。

希特勒的兴亡在线阅读地址

希特勒的兴亡 读后感 第(1)篇

希特勒是一个巨大的黑洞,无数人告诉你他可怕至极,但这并不能阻止你向他窥望。我对希特勒感到好奇,因为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演说家之一,他带领一战后的德国和德国人民走向辉煌,这不可否认。但我们也不会因此抹杀希特勒犯下的滔天罪恶。

想要了解希特勒的一生,我们应该弄清楚他极端的民族主义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我想无非是外力因素和内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战后的德国受制于《凡尔赛条约》,经济崩溃,民众挣扎在死亡边缘,一切情绪业已到位,只差一位拥有强硬手段的领导人带领德国人民展开恢复和发展之路。

当时的犹太人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地位都远在德国人之上,或许他们饱满的经商大脑无意间做出了挤压德国民众生存空间的行为,种族矛盾日益激化,于是穷困潦倒的希特勒将满腔怒火抛向了光鲜亮丽的犹太人。

希特勒的信念感非常强,他还是个普通人时就有一种“我终将大事有成”的自信。一路上他反复折腾,发誓一定要爬到权力顶峰。他为自己的理想绘制蓝图,尽管在我们看来那蓝图夸张到无以复加,但在希特勒心中,这不过是未来图景的提前预演。这是理想,是目标,是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要付出实际行动。希特勒先开始企图运用武装力量夺权,惨遭失败,奇迹的是他凭借自己卓越的口才将死刑缩短为五年有期徒刑,又在命运的眷顾下只坐了一年牢就提前出狱。希特勒希望自己能利用民主选举的方式坐上总统宝座,但显然德意志的人民并不买账。希特勒及时止损,开始重新找出路——用阴谋的方式。也许每个政治家和野心家背后或多或少都会有黑暗,纯粹的英雄凤毛麟角。

他的那些手段,被世人诟病,但确实最有效果,逐渐,在时势的推举下希特勒攫取了德意志的最高权力。

疯狂的希特勒是一个才能出众的领导者。他如何压制政敌,如何整顿军队,如何恢复经济,这些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内容,但很可惜作者并没有在本书中提及。

本书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作者主观意识过浓,叙事速度较快,我们很难从本书内容中窥见这位传奇人物一生中多个细小而不容忽视的细节。

如果仅仅只是想了解希特勒的大概,这书完全可以,但想要更加公正客观地去审视他的一生,我们还是要从其他著作中找答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希特勒的兴亡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