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取材广博,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融医学、药学、史学、文学于一炉,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资料性、趣味性于一体,寓医学理论、中医药常识、偏方验方、名医轶事于一书,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历代名医的必备工具书。一卷在手,品味咀嚼,不啻于一顿美味可口的药膳快餐,不仅使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在阅读中增加对名医的了解及医药知识的摄取,还可以收到愉悦心灵、升华境界、提升自我之功效。它是初窥医学奥秘者登堂入室的叩门之作,更是普通读者,尤其是全国中医、中药、卫生院校的学生、各地医院、医护工作者了解中华医学文化的上佳读本和案头必备读物。
中国历代名医传读后感 第(1)篇这本书的部头不算小,可我总觉得还不够读,这种感觉像是以前看一部优良的电视剧作品,想快点看到结局但又不想和它那么快分离!
全书取材广博,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融医学、药学、史学、文学于一炉,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资料性、趣味性于一体,寓医学理论、中医药常识、偏方验方、名医轶事于一书,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历代名医的必备工具书。
不过,最最吸引我的是中国历代的名医们是怎样从一个极其普通的人,成长为一代医学大师,因为种种机缘,我迷上了医学,不求很专业,但我希望有基本的常识,可以帮助到家人朋友和自己。因为才刚刚开始,我还没学到多少,我不知自己能专到什么程度,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而且我相信我能坚持下去(哈哈哈,坚持是我的特长之一啊,我就是别人口中所描述的那种人:要么不开始,要么一辈子。不要喷我,嘚瑟也是我的特长之一!)。
本书从远古为天下苍生尝遍百草的神农讲到现在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的屠呦呦,期间还有54位大师,像是家喻户晓的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叶天士等,还有我之前没有听过的药物分类学始祖陶弘景、中医儿科鼻祖钱乙、世界法医鼻祖宋慈等,他们各有专长,各有性格特点。
但他们的成医之路都似乎都离不开对医学的执着,对天下苍生健康的念想,虽说很多名医成医是因为家里父母或是自己的疾病,但医有所成之后就念想苍生。古医的医德让人钦佩,中医辩证论大家林佩琴对儿子说:“医学是一种纯洁、高尚的事业,业医不可图名好利,要以济世救人、仁寿斯民为本。否则,不但难以成事,而且会走到邪路上去。”
学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医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泸上中医第一人张镜人诊病之余,手不释卷,学习之勤,老而弥笃,理论所得,必证之于实践。他的治学经验被归纳为:“五勤”,勤学,勤读,勤问,勤写,勤实践。
今天也有位前辈同我讲:学习是有要产入和产出的,只有产入没有产出那是装,真正的学习是要用学习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上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历代名医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