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马海方读后感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马海方

作者:马海方

马海方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卢沉、周思聪、姚有多、刘勃舒等名家,在素描、速写和人物造型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掌握了很好的造型能力,后工作于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书画杂志。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马海方在线阅读地址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马海方读后感 第(1)篇

马海方最为人赞颂的是他对老北京市民生活的描绘,这种描绘不单单停留在人物形象的写照留影上,而且包含了那些充满了北京人生活气息的所有细节与情感。对于熟悉这个城市的人来说,欣赏马海方的画作,首先被唤起的情感必定是亲切和感动。这也是画家几十年在这片土地中成长陶冶出的,是从泥土中滋生并深入艺术家骨髓的腔调和味道。这个味道,人们习惯称之为“北京味儿”。而这种“北京味儿”即在于人们生活的悠闲和恬淡,那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对于生活的享受和体验。

中国画向来讲气韵生动,尤其人物画创作更是要写出人物的精神气质和神韵,这可以说正是马海方作品的本质特点。他先以简练的没骨色块写出人物的大体动态,再用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锤炼出的线条勾勒细节,什么长袍马褂儿,什么眉目鼻眼儿,马海方都以生动准确而又洗练的线条一勾而就。如果没有长年训练的功力,这举重若轻的几笔勾勒是断不能如此轻松和自如的。正因为马海方的作品造型简练,所以那略带变形夸张的人物形象才能更加明显地体现出生动传神的特点。而他对人物事物的细节刻画,则体现了画家观察生活的细致和深入,这一点又使他的作品避免了流于表面和概念的可能。马海方作品的另一个特点便是那绚丽多姿的色彩运用,这让人仿佛进入到一个满是色彩和声音的斑斓世界。中国画虽然有“水墨为上”的说法,但智慧的中国人从来不曾忘记那千变万化的色彩世界所带给人的愉悦,这一点也正体现了马海方的匠心和智慧。例如他常画的浓阴,那绿油油的饱含了感情的色彩,一下就让人感受到了阳光的热度,甚至耳畔还能分明听到隐藏在浓阴之中知了的鸣叫之声。马海方用的是“没骨法”。在绘画中,没骨法通常用于山水和花鸟画,传统要求用墨用色,而没骨用彩笔取代墨笔,用色需见笔,色中见骨,直接挥抒,从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风格。马海方把“没骨法”运用到人物风情画上,在“没骨中见骨”,讲究精、气、神,讲究作品的意境。

寒冷、童趣、鞭炮的响声都能感受得到,形态和神态的塑造力太厉害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马海方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