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慰藉(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为“石黒一雄作品系列”第四种,秉承石黒一雄的一贯风格,外表清淡,内心强大。小说描写一位钢琴演奏家在一座谜样的城市里所经历的谜样的几天。他忽而是旁观者,忽而又被卷入其中,所见之人无不一往情深却又执迷不悟;所遇之事无不怪异荒诞,充满变数。在这座人心为怪诞的艺术价值观所左右的城市里,在努力寻找梦境出口,为这一切寻求解释的过程中,他渐渐意识到自己正面临人生最为严酷的一场演奏。
无可慰藉(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 读后感 第(1)篇一气读完了石黑一雄的《无可慰籍》,如释重负般走出他的迷城,回望来路,发现之前被困之处已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那是一座无可慰籍之城,那是一群无可慰籍之人,缘何无可慰籍?只因身陷迷局中。
这是一部令人困惑的书,读者仿佛进入了一个纠缠不休、荒诞不羁、筋疲力尽、无法逃脱的梦境,很多读者不堪其累,半途弃书,然而,荒诞也可以成为促使人读下去的理由,就好比早上醒来,你发现自己做了一个残破不算、疲累不堪、精疲力尽的梦。你明知它是荒诞的,无意义的,讨厌的,但你却竭力回忆梦中情节。这回忆意义重大,其意义就在于你懂它的荒诞,有多懂,你就能把现实和它分得有多清。
荒诞的梦绝不是无缘无故的,它是现实生活在你深层意识中的扭曲的映射,其中处处有你的影子,处处是你的生活。其珍贵正在于它的扭曲,让你看见生活被扭曲到极致是什么样子。
好在是一个梦。但愿是一个梦。大梦醒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感谢石黑,也许矫枉真的须过正。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无可慰藉(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