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讲的是欧洲战争的历史,也说明历史可以解释战争,战争更可以解释历史。从中世纪开始,欧洲大陆上的战争似乎从未断过。穿盔甲的骑士之战在当时是一种贵族生活方式,骑士对神职人员的模仿使之具有神秘性;待有了王权的诸侯之后,独立的最高权威们有了雇佣军,便有了雇佣军之战;欧洲的宗教之争导致财富之争,这使欧陆人士要冒险向海外扩张,抵达目的地后便要以武力征服之,一时间,战争、探险、贸易几成互换的字眼,这便有了商业战争。专业化和爱国性使欧陆有了专业军人的战争,专业军人从衣着、生活习惯到职能和权利都与他人不同。在此之后欧洲出现的革命战争、国家间的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展示了巨大的民族能量。
欧洲历史上的战争 读后感 第(1)篇原以为这本书只是单纯的介绍和描述欧洲历史上的各类战争和战略问题,但毫无疑问,书里所涉及的问题都极为深刻。从中世纪发展而来,战争的性质从骑士战争到雇佣兵战争再到商人战争,反映了战争的扩大性,也体现了骑士阶层的没落,对一个国家而言,战争再也不是以获取荣耀为主要目的,而是在商人财阀的控制下发动攫取财富、殖民侵略的战争,比如为了争夺海上控制权的三次英荷战争。在此之中,战争的受众从贵族逐渐向新贵族和商人扩展,商人为了利益而争取战争维护贸易和霸权的战争目的如今还是笼罩在世界上空的幽灵。
其次是从商人战争到职业军人战争再到革命战争,战争的性质再一次变化。职业军人的出现为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场深度的增大做出贡献,国家间的征兵模式和军队归属开始近代化。从骑士到雇佣兵,是在封建采邑的附庸关系上产生的军事支持体系和雇佣关系,士兵不是为了国家而战,而是为了自己的领主而战;不是为了领主的领主而战,因为“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而职业军人战争则不一样,这是军人第一次为国家而战,为自己生活的政府和土地而战。革命战争,更多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之间产生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为革命而战,是一个阶层为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统治而发生的战争,既不是为了财富也不是为了权力,而是为了自由和枷锁的打破。
最后是在革命战争之后,从国家间的战争到技术专家间的战争,是战争受众扩展到全民的阶段,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家间为了对抗,把全民卷入战争,而不单单是某个阶层的事情。士兵和平民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战斗人员和后勤人员都是军人,在工厂里生产炮弹、生产装甲车的工人,难道不是为国家而战吗?所以,在全民战争中,所有为战争做出贡献和牺牲的人,无疑都是士兵和军人。从陆军到海军,从海军到空军,空军到火箭军、太空军等,战争对抗的面越来越广,从二维到三维,而有了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后,战争扩展到四维空间。这是战争的趋势,全方位多维度的非接触性战争,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战争发展的新阶段,是技术撑起的战争艺术和手段。
这本书让我有了多一个维度和角度,以一个更深的深度去了解欧洲战争的变化。用列夫·托洛茨基的一句话来说:“你也许对战争不感兴趣,但战争对你有兴趣。”我们需要了解战争、反思战争,如果说战争是为了和平,那和平的使命便是避免新的战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全集)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