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金刚经修心课》作者费勇教授精心翻译并作序。曾国藩、胡适、稻盛和夫提倡阅读的生活方式手册。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留给子孙的家训,以毕生学识、经历与感悟为根基,谆谆讲授“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道理。行善事、得善果——以入世心劝人向善、谋求磊落的生活,堪为一部历久弥新的生活方式手册。
了凡四训 读后感 第(1)篇一种生活方式
一、《了凡四训》是什么?
1.是一部家训,一位父亲(袁了凡)写给儿子以及子孙后代的人生教科书。是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方法论。本书融合了儒释道的某些观点,用作对现实人生的指导。
2.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本书译者费勇提出的观点。费勇是大学教授,昊达文化创始人,唐宁书店联合创始人,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看看这些tittle,可知他不只如此提倡,且身体力行这样的生活方式。我认为这种角度很有意思和启发。这是一种“透过自我修行创建良好的生活”方式。当我们说起“生活方式”这样的词汇时,一下子把读者的视角从袁了凡的年代链接到了时髦的现代,让人感觉这一切就在当下,而这正是我们唯一能把握的。这是语言词汇的力量。
二、《了凡四训》的内容
1.所谓四训:立命、改过、积善、谦德。
2.立命是根本。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所谓修行,则身有过错,都要彻底改正;所谓俟,则一点点非分之心,一毫将就迎合,皆当斩断。才是实实在在的学问,才是真正的立命之学。
3.如何改过?
发三心(耻/畏/勇),在事/理/心上改过自新。
4.如何积善?何为善?明辨善恶,十大善行。
5.谦无咎。
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三、大数据与实践工具
1.发心忏悔——用时间检验。
顾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
2.每日改过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3.求儿子——做三千件善事。
4.考进士——做一万件善事。
5.《功过格》
6.《治心编》
7.《准提咒》
四、本书涉及了佛门,但不是佛经。
1.提到了两位僧人——云谷禅师、中峰和尚。云谷传授了立命之学,中峰解释了如何辨别善恶。
2.佛门里有善有善报的说法,也有善不受报的说法。本书是基于前者说的,同时又融汇了儒道的观点。
3.袁了凡的指导老师是云谷,所以后面提到了“护持正法,上报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