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我们都曾经历过痛苦、恐惧,也体验过狂喜与极乐,我们渴望建立永恒真挚的亲密关係,却又害怕再度受伤。他告诉我们如何穿透自我障碍,用爱酿造幸福秘方——没有人能年复一年地活在火辣、热情、浪漫的亲密关系之中,但我们能在亲密关系的旅途中,学习面对自己最好以及最糟的特质……
亲密关系 读后感 第(1)篇在知乎上发现很多人在推荐这本书,又刚好赶上分手,拿来断断续续读的很费劲。为什么费劲呢,可能是因为中西方观念文化的差异吧。自认为我并不擅长去表流自己的内心,很难做到向文中说的那样向家人伴侣去敞开自己的心扉,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做起来对我来说很困难。
但在从这本书中也学到了很多,很多地方让我想到大一上读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我觉得亲密关系第一步是与自己和解,不要去执迷于别人是否关心我是否在意我。可能那些惹恼你的小举动撞上你心情沮丧的时候,被你拿着放大镜蒙蔽了你的双眼,搅乱了你的心智,接着又做了一堆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与自己和解,我是一个喜欢自我否定的小傻妞,是一个遇事不够淡定的小屁孩,所以遇事我有必要提醒自己,自己既不伟大也不渺小,所以这件事做好了也不会一鸣惊人,做差了也不会对未来有何太大损害。遇到问题就单纯的去解决问题,如果感到慌乱可以审视一下是否把它拔高到自己抨击的level。此外和家人恋人相处时没有必要时刻去证明什么,和伴侣在一起不用一直让自己处于强势,一直彰显自己不会犯错。和家人在一起不要一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就借题发挥。
想到和他分手至今仍会心隐隐作痛,原因看似因为异地,实则是因为俩人的感情被耗干了。想起儿时好友和我说的一段话:感情就像一杯水,只有付出没有回报,水迟早会干了。我俩那杯水被两年异国恋耗干了,记得最后一次见面,仍然是我挎着他的胳膊出去吃好吃的,那晚我们吃了北京烤鸭,吃饭时我就傻笑的看着他,他就把卷好的面饼塞我嘴里,我想那晚我的眼睛肯定是弯的,嘴巴一定是咧开的。吃完出来遇到下大雨,他让我在门厅下等着,他冒雨去打车,没打到车,最后我们还是冒雨跑回去的。那次见面留给我的记忆很美好,爱情真的很美好。如果我早一年读这本书我们还会分手吗?
我想还是会的,因为该走的路该犯的错并不会因为别人的几句话就完全避免。失去后,犯错后在读这本书或许收获才会更多吧,也许这本书我遇到的时间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