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吴清源回忆录:以文会友读后感

吴清源回忆录:以文会友

作者:吴清源

本书写于吴清源先生七十岁引退之际。在本书中,吴清源回忆了从出生、丧父、东渡日本,到扬名日本棋界、开创“新布局”、在十五年间将日本超一流棋士悉数降级的动荡而充实的一生,语言平实,境界高迈。吴清源在回顾自己生平往事的同时,追忆了同时代伟大棋士的风采,并就围棋发展提出了独到而富远见的观点。

吴清源回忆录:以文会友在线阅读地址

吴清源回忆录:以文会友读后感 第(1)篇

木桶最短的那块板【木桶定律】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作为不世出的围棋大师,吴清源所取得的成就令人高山仰止,这是木桶最长的那块板。但在日常待人处事方面,他的表现又如孩童般的天真幼稚。说得好听,他有一片“赤子之心”,“不食人间烟火”;说得不好听,就是率性、自我为中心(比如1935年缺席秋季升段赛跑到天津去加入红卍字会),不具备基本生存技能,这是木桶最短的那块板。

值得庆幸的是,那个年代在吴清源的周边有一大群人。无论中国人(段祺瑞等)或日本人(濑越宪作等),发现并珍惜吴身上所展示出来的围棋天赋,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便利,让他在那个动荡年代,能够专心下棋而不问世事,由此促成“新布局”的诞生、以及让吴能在十番棋战中横扫同时代围棋高手,成为百年围棋第一人。旁人的做法,就是帮助木桶加固其它的短板,让木桶自身只需要专注于最长的那块板。

但擅长下围棋还不足以应对人生。那个年代棋盘上残酷的胜负争夺就如同“武士决斗”(吴老自己的比喻),涉及名誉(不单是个人,还有门派),甚至可能因此吐血而付出性命,给人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因此顶尖棋手需要在纹枰之外找到排遣方式,才不至于精神崩溃(心理学上应该有相关解释吧?)。

吴清源为此求助于宗教(一开始是红卍字会,貌似道教的分支,受父母的影响)。这本来未必是坏事,但他后来遇到的玺光尊,就算不是邪教领袖,至少也是个神棍/婆,成了后者控制和利用的传教工具。即使后来摆脱此人,相关影响也无法消除-想象一位棋手在他的棋力巅峰年代,不能专心下棋,而是处于被邪教控制的催眠或半催眠状态。

吴最后棋士生涯提前结束,还是因为红卍字会事务奔忙而遭遇车祸。在他自己看来这属于命中注定的“劫数”,说不定是修行过程中的考验。但在老湿这样的棋迷看来,由此造成的巨大损失和遗憾本可避免。这就是木桶最短的那块板的影响,本来最长的那块板还有望更长。

吴清源仅为下围棋而存在。上帝为他打开一扇围棋门,而关了其它窗-或虽然其它窗门都没关、但吴只选择呆在围棋这扇门里,因为这里面的风景就够看了。

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9911522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吴清源回忆录:以文会友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