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李小龙都以一个功夫高手的形象闻名于世。但本书却告诉读者,李小龙绝不仅仅是一介武夫,他还是出色的哲学家、心理学家、作家、诗人、艺术家、演员、社会学家和灵魂的探求者。他有着明确的人生追求——就是在生活的每个层面都力求完美,成为一个生活的艺术家。在本书中,李小龙畅谈了他对功夫的独到看法和对人生的精妙洞见。这些鲜活的文字透过时空,将一代功夫之王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再现于读者面前。翻开这本书,聆听李小龙生命的交响曲,揭秘他传奇人生的智慧源泉。
生活的艺术家读后感 第(1)篇最早了解李小龙是听到说武功很厉害,小时候不调皮但还是男孩子的我还是很喜欢武打动作的。便在中央一台开始每晚两集的李小龙传奇。
那时候看完我其实就在想有多厉害,因为只有打败和战胜还满足不了我对武术的理解。我在想他那么盛气凌人的找人打,而后一个人坐着反思,我一直好奇他打完败架之后做了什么,因为每次失败之后他都是更强,那时候我也喜欢李小龙生活的节奏,电视剧也许演的不太和李小龙真实完全吻合,但还是看到了很多我想看到学习的东西。而且影响的不止有多少人,身边的同学,好多好多,不详细说咱们都能想到了。
其实电视剧里对他怎么刻苦练武的也只是一方面,他在美国的各种思想其实才是一直让我们感叹他厉害的,各种踢馆前后的话语,各种切磋之后的坦诚交流,都让我们敬畏他的精神。他大学里学的哲学,我现在还对他和那个什么恩教授的谈话,那时候还不是太懂其中的话,但能隐约感觉到,他在找寻一种让自己融入他所致力于的事物的突破口,他从哲学角度去分析了很多事物的两面性,利用哲学思想去对待武学,完善武德。
这本书写的是他平日里所思所想以及很多哲学方面的思考,看完觉得和他的武术真的很贴合。
他说的无为治有为,就是纳百家精髓集于一身,所谓的无为,就是让自己练到武术动作和身体的熟练和谐统一协调,把身体练到各个尽可能多的动作融合,这样面对各种进攻,都能收放自如而发无心之招。李小龙能把道家思想完全融入武学,我觉得是和我们一般之人不同的,因为我们和他的起点不同,我们没有基础和应该有的“无”,所谓的“无”,是有的无穷尽,所以你得先足够有,你才能“无”。这也是道家和儒家的区别,儒家让我们做事积累,道家让我们在经验之上而慢慢顺应自然。
他能如水般随形,不就是他能洞悉水的所有形态吗?
要成为一代大师,用哲学的眼光去看透本质,然后去致力于自己的研究。这样怎么走都能走出一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