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

作者:鲁迅

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为主要特征的流浪汉阿Q,描画出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国人的魂灵。鲁迅的小说,素以尖酸刻薄著称,《阿Q正传》里的阿Q是精神胜利法的超境界发挥,是鲁迅描写国民性的巅峰之作。

阿Q正传在线阅读地址

阿Q正传读后感 第(1)篇

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

这句我读《孤独者》时并未勾画的词句,在这个清晨突然闯入脑海。我想,我或许知道怎么理解魏连殳这个角色了。

《孤独者》是我第一次感觉到鲁迅文笔的魅力的小说。一个优秀的创作者,他的文字场景提取出来绝对是一幅精妙绝伦的画面。《孤独者》的结尾是写得很美的——

潮湿的路极其分明,仰看太空,浓云已经散去,挂着一轮圆月,散出冷静的光辉。

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但是不能够。耳朵中有什么挣扎着,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了,隐约像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魏连殳的孤独表现在他对世俗礼法的抗拒,或者说特立独行,这是鲁迅对他另眼相看的原因。然而这样一个叛逆者对同屋小孩大良二良的喜欢,又让别人感受到魏连殳作为人的温度。我喜欢魏连殳,喜欢到只要是站在魏连殳对面的东西都会讨厌的程度。可直到很久之后,我才察觉到这种喜欢是同病相怜——就像一条蚕,自己吐丝结成一个茧将自己封闭其中,从不肯面对现实。魏连殳喜欢大良二良其实是对自身命运的投射,可能他从未正视过真正的大良二良,从未将他们作为一个平等的有善有恶的人来看待。

成年后再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总会被其才情所惊艳。以前听过一则对话——

妈妈,那个人疯了,我害怕。

不要害怕,他只是很悲伤。

带着这则对话去理解鲁迅小说的人物,会发现鲁迅对他们是有深深的同情的。

阿Q被砍头前画押,鲁迅说他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这圆其实是阿Q真实人生的写照。

孔乙己,读过他故事的人大多嘲笑其酸腐,可如果把他理解成一个努力向上走却惨遭失败的人,孔乙己也就不那么讨厌了。事实上孔乙己除了那些搞笑言行和偷盗,还是有一些好的地方的,比如他准时还咸亨酒店赊欠的账款,自己穷困潦倒喝酒只能点一盘茴香豆,还是很乐意分享给小孩子。那些熊孩子,不也是仗着孔乙己好说话才总向他讨要的么?

祥林嫂,这个勤劳的人第一次质疑灵魂存在的时候是彻悟的契机,可周围并没有那个环境让她去解决内心的困惑。

我想先生记录这些人,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成为我们读过便忘的笑料。一定还有更深层的东西。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阿Q正传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