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读懂西方美术读后感

读懂西方美术

作者:亨德里亚克·威廉·房龙

房龙在本书中以优美的文字、清晰的思路讲述了西方美术史的发展进程和幕后精髓,囊括了史前时期、罗马时期、哥特式前、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期、法国革命与帝国时期和20世纪后的艺术风格特征。此外,在书中另附加了大量世界艺术大师的名作以及详细、赏析文字,以帮助更准确地理解房龙的创作思维,更透彻地了解西方美术历史。

读懂西方美术在线阅读地址

读懂西方美术读后感 第(1)篇

前几日闲逛了一家小店,进门直入眼帘的是一幅画作,赫然标价2000元。心里念叨着一家小店卖的画作不便宜,待我仔细观看时,咦,这幅画我曾见过的。回想下正是在此书中见过,雷诺阿的《划船者的午餐聚会》,店里的画是此画的翻版,或者说是模仿版。

雷诺阿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而此前我对于印象派的了解仅限于知道印象派有位画家叫莫奈,他有幅画作叫《日出·印象》。印象画派在19世纪中叶前后发展开来,而此时工业革命蓬勃发展,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也带了对科学的信崇。城市化,城市成为文化的中心,中产阶级兴起,带来全新的生活,给印象派带来绘画素材;对科学的信崇,照相机的发明,给了印象派对光的研究的注重。印象派一反学院派的传统绘画,开创出新的绘画流派。

时代变迁,审美变化,印象派给我的感受便是如此,也是西方美术带给我的启迪。西方美术以地中海文化为基石,走过光荣的希腊艺术,伟大的罗马艺术,经过基督教艺术、文艺复兴…一直到印象派、再到现在的行为主义流派,一脉相承,却能推陈出新。本书也基本上按照美术史发展的脉络一一展示不同画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

本书很有亮点的是作者探讨了画家到底在画什么,以及画家到底想表达什么,涉及画家、评论家以及欣赏者三方的关系。不过于我而言,作为浅薄的鉴赏能力(基本没有)的欣赏者,只能随着情绪的自动反应来感受艺术作品,就像看到《拉奥孔》,能感受到挣扎的恐惧与不安,悲壮,而面对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毫无所感;就像看到米勒的作品,能感受他身上的宗教般的虔诚,却对莫奈的《睡莲》系列没有触动。这样也好,不用多想,就算别人吹得天花乱坠,我也能老神自在,自行判断。

粗浅了解西方美术,本书尚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读懂西方美术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