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性变态?儿童会有性欲吗?为何女人越“坏”,男人越爱?我们对于性对象的选择会受到哪些影响?本书集结了弗洛伊德生平性学理论中所有令人瞩目的篇章,大部分版本中未收入的《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神经症》《论自恋:导论》《儿童的性道德》等也被收入本书,经过反复梳理打磨的译文,争取能更贴近读者,帮你确定无疑地读懂为止。
弗洛伊德,性学与爱情心理学 读后感 第(1)篇#mark 延迟的心得
患有科塔尔综合征的特点包括焦虑性的抑郁、对疼痛反应迟钝或不敏感,以及对自己的身体或者存在抱有妄想,可能伴随着拒绝进食、以及高风险的自残或自杀行为。是潜在精神障碍的症状之一。
“人格解体”就像是自己给自己安装了一套防御机制,把自己与世界隔离。它的目的,就是用来隔绝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和焦虑,保护自己不受外界的伤害。但是,现实却是,自己内心的防御机制并不是真实存在,外界的环境没有变化,焦虑也没有真正消失。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持续性不可逆的神经变性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
BIID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妄想症。英文全称body integrity identity disorder) BIID指身体完整认同障碍症,有的人会像安迪一样寻求截肢,有的则是装成残障的样子,以舒缓心中的痛苦。
导叶皮质(insular cortex)是大脑负责感知、自我意识和调节体内平衡的部分。大脑将从眼睛、耳朵、皮肤等外部信息源处获得的身体信息与从心脏、胃等内部信息源处获得的身体信息相融合从而产生自我感知。导叶皮质损伤会让大脑无法将身体的外部和内部感知相结合,导致一种错误的自我感知,发病时病人觉得看见了二重身形式的第二个自己。二重身也来自于我们在塑造自我时产生的裂痕。
在儿童期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性变态现象,因此称为儿童的“多型性性变态”。临床方面也往往见到精神发育迟滞者(弱智、心理水平相当于儿童)可同时有两种或多种性变态行为。
最近看的《不存在的人》和《弗洛伊德,性学与爱情心理学》,最深刻的感受是,恐惧。这种说不清是精神还是心理的疾病,不清楚潜伏期有多长,不清楚什么情境下可能会演变成这样,不确定多大概率可以治愈。而往往这种看不见的残缺,最可能导致患者无法像正常人生活的。
“有的人活着,但灵魂说他已经死了”“每个从战场上回来的人,都会有自杀的计划。我们杀过人,我们也知道怎么杀死一个人。每一个得了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的人,都会有自杀倾向”
马薇薇抑郁症严重的时候,整夜整夜的失眠,一个人躲在厕所里抽烟,169的个子暴瘦到90斤,整个人窝在家里什么都不想干,感受不到一点阳光。黄执中因为小学时候被同学的霸凌,一辈子都讨厌小孩子,一辈子也不会生小孩。
可能外表硬朗的人,内心是脆弱的。为了藏匿他们的脆弱,不自主建筑起一道心理高墙。某些成年人看来没关系的事情或忽悠语言,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弗洛伊德,性学与爱情心理学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