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独家授权,并亲自校订全稿。王小波杂文精选集!王小波以平民的视角,平民化的写作方式,犀利的批判意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纯粹的精神家园。《我的精神家园》是王小波的一部杂文集。话题大多涉及他对生活方式、电影等媒体的看法以及国外见闻的思考。他从身边小事入手,以犀利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电光石火般让人幡然惊醒。我们在他的精神家园中穿行着,感受着他对思想,对自己,对写作的真诚,领悟着他思考的姿态、深切的人文关怀、平实豁达而宽容的理性精神。徜徉其中,我们分明听见了他从天堂里发出的笑声和他充满机智妙趣的耳语。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 第(1)篇妈咪说,那个人写小说,整个人一天到晚都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我说,我很羡慕那样的人,专心致志,自己即世界。妈咪又说了,那你怎么不写小说。我说,我阅历尚浅,相比之下还是太年轻,无话可说,写下来也经不起推敲。
至今令我最佩服的一类人就是那种专心到极致的人,他们不需要其他任何人的赞美来增强自己的自尊感。因为他们已经处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顶尖位置,已经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这里的实现自己应该是不同于世人眼中的成就感,而是来自自身的根本的需求,只有做到了,整个人才会畅快,做不到也许就会郁郁而终。
说到专心致志,我对这个词的初次深刻认识来源于我高中时代的同桌张薏米,我们坐了半个学期之久。当她在思考的时候,你问她,嘿中午吃什么饭,她会十分钟后再回你或者二十分钟,有时候就直接忘掉了。经历了多次这样的尴尬后,我有些愤恨地问她,薏米,你的反射弧为什么这么长。她平淡地说,是吗,长吗?我不知道啊。至今我都不明白,她是装的还是真的。不过都不重要了,她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从前背书的时候,我每次都能看到班主任门口路过的身影,后来背书时,旁边的人和我说话我都听不到了。也许一开始我强迫自己高度集中注意力是对薏米的报复,希望下次她问我问题的时候,我可以像她一样,反射弧拉个十几米在教室饶几圈才想起来。后来读大学了,这也成了我的优势,室友几人夜班三更看韩剧不亦乐乎哈哈大笑,我也能在床上酣然大睡。但这有时候也会给我带来麻烦,对于特别突然的事会反应迟钝。事情现在变成了这样,只要我在专心做事,人家突然和我讲话,我就大惊一下,这样不好,会吓到别人,真让人难为情。
碎碎念碎碎念我还是羡慕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