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物理学家与企业管理大师的高德拉特博士,将物理学法则及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独创出可解决企业诸多问题的“制约法”,并以此写下了一系列企管小说,现已风靡全球。本书以一家工厂为背景,以苏格拉底式的问题为引线,伴随着书中受过专业技术及管理训练的厂长,一起经历坠入困境、从谷底爬起、化解压力、挑战和推翻被奉为圭臬却十分有害的管理概念的心路历程,找出行动与结果的因果关系,从而获得一种适用各种企业的、简单到接近常识的解决复杂管理问题的方法。
目标(第3版·白金版) 读后感 第(1)篇刚开始看觉得很无聊,看到后头意犹未尽,是一本有趣的运营管理教科书。
五点收获
1.本书通过故事的形式,将制造企业中各环节的相互依存关系娓娓道来,加深了我对企业管理系统性的认识和理解,企业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决定有效产出的往往是瓶颈环节,追求局部效益的系统不是好系统,往往是非常没有效率的系统。所以考虑问题要有全局观,全流程的优化才是真的优化,最终结果好才是真的好,不谋全局者,不足以某一域。
2. 忙碌不代表有效率。反思自己,闲下来会觉得不踏实,看到同事玩手机无所事事会担心工作做不好。其实没必要,要以有效产出来衡量员工价值,不应该以工作量来衡量,如果能在规定时间内出色完成任务让他闲着好了。与其担心,不如想办法提出更明确的要求和进行有意义的探讨。
3. 选人很重要,要打造良性的团队氛围。文中唐纳凡、史黛西、雷夫、刘梧是罗哥的核心班子,执行力高,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并从中找到了成就感,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改革,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很难得。做管理需要通过说服影响,打造一支这样想做事能做事的核心团队。
4.想要使其成功,先使其疯狂。罗哥是个工作狂,因为热爱所以疯狂,最后把管理上升到科学和哲学的高度,探究事物的内在秩序,运用这些秩序进行管理,我觉得读MBA的目的就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科学来学习和使用,这本书给了我很好的启发。
5.打破惯性,尊重常识。很多习以为常的做法并非是正确的,认真思考研究其背后的规律,深刻认识其价值,并时刻牢记价值,这样才不会被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成本会计指标所误导。
三个不足
1.去“瓶颈”改革之前没有充分考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问题后期产生的“瓶颈蔓延”没能找到解决方案,最后就只是劳民伤财瞎折腾。
2.故事情节比较理想化,每个员工都能积极思考提出建设性意见,推行改革时会有很多阻碍,如何去克服这些阻碍书中没有讲,或讲得很少。
3.任何理论和手段都有局限性,单靠一种方法完成企业的一次重大变革是不现实的,把“破瓶颈”理论抬得太高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目标(第3版·白金版)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