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两个故宫的离合:历史翻弄下两岸故宫的命运读后感

两个故宫的离合:历史翻弄下两岸故宫的命运

作者:野岛刚

本书揭秘清末文物如何大量流出国境、蒋介石战败逃亡之时为何以当时万分珍贵的军船搬运文物,这些文物在台湾经历了怎样的仓库阶段,后来又在怎样的国际情形下开建台北故宫博物院,民进党的"去中国化"阴谋对台北故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而今故宫博物院又如何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认同的纽带,并顺带描述了近年海外华人回购文物的动态。大视角包括了历代政治斗争的各方动机、小视角则详细到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访谈,既是一部丰富的近代文物历史资料,也是一部完整的隐藏在故宫文物背后的中华民族近代辛酸史。

两个故宫的离合:历史翻弄下两岸故宫的命运在线阅读地址

两个故宫的离合:历史翻弄下两岸故宫的命运读后感 第(1)篇

两个故宫的离合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已经将文物背后的悲欢离合,命运多舛道尽了。作者通过文物的变迁和两个故宫的历史演变,诉说着岁月给故宫带来的变化。

故宫文物,曾历经劫难。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到民国初年,文物四处流散。读起来,满心的悲凉。而后1925年建立故宫博物院,本以为可以安稳度日。谁料想1933年因为中日关系恶化而再度跋山涉水寻求避难之所。国家安,则文物安。

1933年因与日本关系恶化,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走铁路从北京经南京到上海。加上古物陈列所等地的文物,总数达到一万九千五百五十七箱。当1937年日军接近上海之际,赴英展出的精华文物八十箱,经过湖北汉口、湖南长沙,于次年被疏散到贵州省贵阳。更在1939年被运到贵阳郊外的安顺洞窟。因为战火又延烧到安顺附近,1944年被送进四川省的偏僻乡下巴县避难。剩下的文物中,1937年九千三百三十一箱走水路沿长江逆流而上,一度被安置在四川省重庆,1939年再走水路被运到四川省的乐山。另一方面,走陆路的七千二百八十八箱从南京北上徐州,再往西到达陕西省宝鸡,但是停没多久,又再走陆路到四川省峨眉。1945年日本投降,疏散到巴县、乐山、峨眉的文物都一度聚集到重庆,之后走水路沿长江向东而下,1947年时回到南京。以上就是故宫在整个中国流转的全貌。从文物的箱数来看,八十箱加上水陆两路运了一万六千六百一十九箱,总共不过是一万六千六百九十九箱。但是南迁时的文物有一万九千五百五十七箱。

国家孱弱,则文物流离。作者在书中如下描述。我们失,外国得。站在历史的客观角度去看是如此。失与得之间,是看不见的刀光血影,道不尽的国家耻辱呀!即使是这样,世界各大博物馆却依然能够强词夺理的守护他们的“国宝”。

丧失与获得是一体两面,如同硬币的正反面。中国是失去,世界其他国家则是获得。

台北故宫兴建于20世纪60年代。曾有故宫文物质在台北,亮在北京之说。可见其文物之精美。但是由于台湾地区特殊的两党制,故宫往往成为政治斗争的场所。一个维系中华文明的正统行。一个强调台湾的主体性地位。只有调查才有发言权。以前对于台独势力不了解,会天然的去职责。如今看来这些势力颇有渊源。文化的融合,中华文明的凝聚力正在被削弱。未来之路,任重而道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两个故宫的离合:历史翻弄下两岸故宫的命运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