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3册)读后感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3册)

作者: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诞辰150周年纪念版,全新修订纪念版。著名翻译家傅雷权威译本,根据1957年平明版全新修订,独家收录著名作家茨威格的3000余字导读。如果说社会是现实的,生活是复杂的,人生是漫长无趣的,那么一个热情的、有理想的优秀年轻人拿什么度过青春的黑暗?如何生存、成长乃至战胜命运?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用整整二十年的时间,写出了这部百万字的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给了我们一份答案。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名音乐天才,出身贫寒,性格敏感又倔强,他的人生就是一个在希望与绝望中不断战胜自我的历程。全书十卷,分为三册。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3册)在线阅读地址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3册)读后感 第(1)篇

《约翰克里斯多夫》是法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于1904到1912出版的作品,描述了一位德国音乐家的一生。本书的中文译本作者傅雷对这本书有很高的评价,他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阕大交响乐。愿读者以虔敬的心情来打开这部宝典罢!”

在中国,《约翰克里斯多夫》算是比较重要的外国文学作品。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傅雷先生的“神译”。

大家都道傅雷译本好,但到底有多好?

只读傅雷先生的中译本,除了人名洋味儿浓重外,文章本身几乎看不出翻译痕迹。

特别是拿着法文原版和中文译本一字一句对照着读,更能体会这译本有多么不容易,既要表达原作的“形”与“神”,又要展现中文之美。难怪不少人惊呼,傅雷先生简直是“再创作”了《约翰克里斯多夫》。

当然,大师不是一天练成的。读傅雷传记,得知“傅雷七岁时,母亲请来老贡生傅鹤亭讲授四书五经,还为其延请老师教授英语。五四运动爆发后,母亲受到新思潮影响,送傅雷到小学读书。母亲平时对傅雷管教极严,甚至到了冷酷无情的地步。”可见,傅雷先生对于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根基。

不过,最让人佩服的是傅雷先生作为一名译者的“良心”。央视曾经制作过一套纪录片,名为《大师》,在讲述傅雷的时候,有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

傅雷一生中,两次翻译《约翰克里斯多夫》。一次是1936年开译,到1939年完成,花了整整三年时间。新中国成立后,他又用两年时间重译。他甚至认为,早年的四卷初译本是他人生的“污点”。在第二本译本完成后,他把初译本手稿给烧了。晚年,傅雷对第二个译本,竟又强烈地感到”不忍再读”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3册)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