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家教书,作者是全球家喻户晓的教育名家蒙台梭利。作为丛书之一《蒙台梭利教育经典作品系列——有吸收力的心灵》是蒙台梭利最受欢迎、最能体现她理论创新意义的一本书。书中蒙台梭利在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精确评价的基础上,对人们已普遍接受的“教育自出生开始”的必要性赋予了实际的意义。
蒙台梭利早教经典系列:有吸收力的心灵(精装版)读后感 第(1)篇昨晚很晚的时候,一位友人和我分享了他的喜讯,他又做爸爸了。我们也聊到了关于小孩方面的,我问及他几个小孩会不会觉得很辛苦,他说了一个观点让我觉得挺有趣的,他说自己几兄弟姐妹不也这样成长了?小孩他可以自动长大啊,也不用太费劲。
友人的这个观点又让我想到了最近看的一出电影《何以为家》里面的男主角对于他父母的控诉。
对于儿童的成长过程成年人究竟做了多少蠢事呢?又给儿童带来了多少的伤害?成年人真的了解儿童吗?如果成年人在面对小孩时放下自己的自以为是会不会让社会问题更少一些?
带着问号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我觉得我还是晚了读到这本书,但依然幸运还是读完了它,对于儿童,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知与自以为是,并且需要放下自己,在帮助儿子成长的过程中要有空杯的心态。
该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儿童的各阶段发展及成人们在哪些阶段可能会做的蠢事都娓娓道来,我也与其一起成长,一个“精神胚胎”的完整发育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人,本身也算是奇迹了。
一边读一边重新回放我儿子的成长过程及自己的心路历程。从他刚出生时对世界好奇的张望到他的第一声啼哭,从他无意识地任由我们自认为的照料到他一岁多仍不说话的焦虑,从他叛逆2岁的坚决不服从让我恨不得把他塞回肚子的怒火,从他3岁的语言爆发期及专注、好奇、观察细致给予我的惊喜到现在的不断变化……我都觉得儿童是成长最快的,变化最多,同时我并不是真的了解他,也并不能真正的教到他什么。对应回儿子的每阶段表现与书中所述重合度颇高。
幸运的是我也是帮儿子选择了蒙台梭利教育为他的人生启蒙第一所学校,或许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对于孩子的成长都该给予更负责任的态度,更少一点成人的自以为是,便可能减少更多的成人“巨婴”。
或许对于儿子的期望就是希望他每个阶段都能恰如其分地得到发展,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健全的“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蒙台梭利早教经典系列:有吸收力的心灵(精装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