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也妮·葛朗台》是“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收入在他的巨著《人间喜剧》的《风俗研究》“外省生活场景”中,被视为这部世界文学史上的丰碑中“最出色的画卷之一”。巴尔扎克通过网状结构模式,以主人公葛朗台的家庭生活为主线,以欧也妮的爱情悲剧为矛盾核心,全方位地展现了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社会,同时描写了多元复杂的人物性格。作品中,既有代表了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吝啬、贪婪、狡诈、冷酷的葛朗台,也有在“金钱王国”中有着丰沛的同情心、爱心的天真淳朴的姑娘欧也妮,还有出卖感情、利益至上的纨绔子弟查理。
欧也妮·葛朗台 读后感 第(1)篇以前,总是听别人说这本书所塑造的吝啬鬼形象很是生动。现如今经过了仔细品读之后,我感同身受了许多。 曾经有人断言:“自莫里哀的《铿吝人》以后,不会有人在写吝啬鬼了!”的确,莫里哀笔下的阿巴公已将吝啬鬼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谁还有勇气再碰这个题材呢?然而巴尔扎克不仅大胆地拾起了这个题材,还赋予了更深刻的历史内容,写出了独到的风采,赢得了极大的成功。我很欣赏巴尔扎克的文笔,其中大部分原因是看了这本书之后。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塑造典型的巨匠,举世闻名的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赋予独创性的将就是九十余部篇幅不等的小说连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包罗万象的社会风俗画;他让两三千个人物在纸上活跃起来,有声有色的演出了法国社会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一整段历史。新旧交替时期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其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心灵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因此,有人这样说过:“巴尔扎克决定以小说形式来谱写当代历史的时候,便已经立足于对整个社会的研究”他不满足于表象上的描绘,而是试图站在历史的高度,考察,研究和评判这个社会。
《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是在家庭内部日常生活中展开的,没有耸人听闻的事件,没有丝毫传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而其惨烈的程度却不亚于古典悲剧。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主宰一切的则是金钱,葛朗台老头的形象便充分说明了金钱的主宰力量。欧也妮,一个希望挣扎着一切的女子,在面对堂弟的爱情和父亲的亲情时做出了艰难的抉择,最后还是沦为了一帮利欲熏心之徒围猎的对象,贵族阶级灭亡下的牺牲品,不免让人叹息。 读到最后,欧也妮的母亲去世,我眼角微湿,不知是为了那一份真挚的亲情,还是那一份牺牲在资产阶级的贪婪下的无奈与辛酸。我第一次觉得我的心与作者笔下人物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共同体验心酸与幸福。在欧也妮与表弟热恋的情节中,我的内心不免真的为她感到高兴,这也是作者的安排之妙,让世人相信即使身处那个年代,也会有美好的情感去等着我们,只要我们肯去创造。 读完结尾,合上了书本,但我的心还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欧也妮·葛朗台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