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 读后感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

作者:余光中

本书精选收录余光中跨越半个世纪的游历心程,囊括《逍遥游》《日不落家》《伐桂的前夕》《苦雨就要下降》《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等多篇散文代表作,用优雅风趣、睿智亲近的文字,带领读者穿林过海,出入繁华都市和原始自然,体验一支笔杆下的万千风景,感受一代大家从年少绵延至迟暮的缱绻爱国情。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在线阅读地址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 读后感 第(1)篇

第一次看余光中先生的作品,想提取几个关键词简单写一点感想。

1.语文:余老说这个世界给了他两样东西,一个是肉身,另一个是语文。前者随岁月更迭已经渐渐虚弱,而后者却因有了岁月的沉淀而变得炉火纯青。从小对语文的喜爱,在文中也可见。许多生僻字,余老能够信手拈来,读这部作品也是学习语文的过程。运用大量的古典诗词,让人不得不佩服余老诗词功底之深厚。

2.外文:余老毕业于外文系,作品中引用了许多国外的文学家、艺术家名言及名作。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或许也与余老游历各国相关。

3.厦门街:这是余老常年居住的地方,然而时代在发展,昔日小巷已经发生了变化,余老倔强地与它“分手”,从台北搬到了高雄,让承载他美好回忆的台北,永远地停留在过去,而与全新的高雄重新认识。怀乡亦怀旧,并不是对现代文明来临的抗拒,抗拒的是现代文明所带来的陌生的改变吧。

4.乡愁:这个关键词是大多数人对于余老作品的一个印象,乡愁也的确隐隐现于这部作品之中。当余老在外讲学时,会想起童年时庇佑他的四川,母亲的故乡石头城南京,对余老来说,台北是异乡,是一个休憩地,但不是乡愁牵挂的地方…如今我们感慨,大陆与台湾仅仅一道峡湾之隔,但当停留在台湾的老一辈知识分子渐渐离去,台湾的年轻一代对血脉相连的亲情会有着同样的难以割舍的归属感吗?唯愿故乡还是记忆中的故乡,两岸早日实现统一

5.作家的关怀与眼界:这部作品中曾提到过为东巴难民举办慈善音乐会,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各显身手,而作家将此事描写下来,更是体现出了不同一般的人道主义关怀,他的眼界不尽于笔尖的回忆录,将眼光抛向时事,抛向人间的疾苦。作品最后一部分,写的是地图和钞票,作家写作题材的多样也同样让人感佩,从地图册数,规模看世界格局,从钞票观各国文化,对待文人政客及艺术家的态度…

花了三天时间看完,第一次接触余老的作品便让我喜欢上了作品的风格,而今那个自称江南人的少年已不在了,下次路过时,希望家还是你祈盼中的模样。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