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二部,描述了埃莱娜和莉拉的青年时代。莉拉在结婚当天发现婚姻不是她想象的那样,她的初夜几乎是一场强奸。她带着一种强大的破坏欲介入了斯特凡诺的家族生意。久未有身孕的莉拉和埃莱娜去海边度假休养。而在伊斯基亚岛的那个夏天,改变了所有人的一生出于对莉拉所拥有的爱情的愤怒,“我”(埃莱娜)成了街区的首位大学生,和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男孩订婚,出版了首本小说。我回到那不勒斯,却发现告别了丑陋婚姻的莉拉,在一家肉食加工厂备受屈辱地打工。当我发现自己的小说,完全窃取了莉拉交托给我的秘密笔记本里那些独特的力量和灵感,我被迫面临一个问题:我和莉拉,到底谁离开了,又是谁留下了?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 第(1)篇我抑制住自己想看下一本的欲望,来写下这本书的读后感。
贫穷和自卑相伴而生,莱农是真正的寒门贵子。但是大多数的我们,在人生的几个重要阶段形成了自己的性格,品性,修养,学识。资源只属于小部分人,我们都是莱农,但我们终其一生,都要平庸度过,碌碌无为。
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任何东西都会随时变化,阔太太会变成穿着蓝色大褂的女工,蓬头垢面的旧城区女孩会变成一位所谓的作家。所有的光荣也好,耻辱也好,经年过后,都是过眼云烟。
莱农和莉拉,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莱农以第一人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但我真正想看到的,是莉拉心中的莱农。友情一场,到底谁是谁的救赎,谁又是谁的寄托。
莉拉代表的,是女性的觉醒,莱农代表的 ,是女性的成长。男人害怕女人有思想,他会害怕自己控制不了,男人又希望女人有思想,至少,可以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有话聊。
我很欣赏恩佐这样的人,如果说这本书里提到了爱情的话,恩佐无疑就是写照,在我看来,是唯一的写照。尼诺和莉拉之间,抱歉,那不是爱情,是两个在深水里的人,错把对方当做绳索,想借此得到重生。至于莱农,她自己说那不是爱情,只是对自己恐惧的掩饰,爱情 ,是对贫穷和无知的点缀。
我想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莱农的人生太顺畅了,小说终归还是小说,和现实之间,永远有鸿沟。那些发生的,没发生的,可能发生的,都会以一种夸张的姿态呈现。
不过,即使这个世界上有莱农,也不会是中国人。